軍聲不藉條侯壁,籌策唯應漢相知

王士禎贛州謁王文成公祠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贛州謁王文成公祠》

全文:
新建當年此誓師,森然松柏見靈祠。
軍聲不藉條侯壁,籌策唯應漢相知
萬古許孫同廟食,一時張桂太傾危。
後來論定煩青史,峴首猶存墮淚碑。

王士禎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軍聲

(1).軍樂。《周禮·春官·大師》:“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坐作進退,節以軍聲。” 薛綜 註:“言聲中進退,取鐘鼓旌之節。”

(2).軍隊的聲威、聲勢。 唐 鄭吉 《楚州修城南門記》:“以嚴教令,以壯都鄙,以張軍聲。” 明 吳騏 《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廟略慙 靈武 ,軍聲謝朔方。” 郭希仁 《從戎紀略》:“及大軍回省, 雲山 及 邱彥彪 已至 乾州 ,軍聲復振,而 萬炳南 屢書告急。”

(3).軍中的喧鬧之聲。 唐 趙嘏 《錢塘》詩殘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詩:“醉餘一覺纔安枕,又聽軍聲四面譁。”

不藉

(1).不憑藉;不依靠。 清 王韜 《淞隱漫錄·三怪》:“ 濟南 李大 ,業負販。捷足善走,自南詣北,往往不藉舟車。”

(2).不顧惜。 唐 布燮 《聽妓洞雲歌》:“ 嵇叔夜 鼓琴飲酒無閒暇;若使當時聞此歌,拋擲《廣陵》都不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你是為人須為徹,將衣袂不藉。”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二折:“寸心酸,五情裂,咱功名已不藉。”

條侯

西漢 周亞夫 的封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文帝 擇 絳侯 勃 子賢者 河內 守 亞夫 ,封為 條侯 ,續 絳侯 後。” 明 尹耕 《秋興》詩之三:“ 條侯 自靖 中州 變, 竇憲 曾銘塞外勛。”

籌策

亦作“ 籌筴 ”。1.竹碼子。古時計算用具。《老子》:“善數不用籌策。” 高亨 正詁:“籌策,古時計數之竹筳也。”

(2).猶籌算。謀劃;揣度料量。《戰國策·魏策四》:“大王已知 魏 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籌筴之臣無任矣。”《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論》:“ 孫子 籌策 龐涓 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南齊書·祖沖之傳》:“加以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氂,心窮籌筴,考課推移,又曲備其詳矣。”

相知

(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與三四個相知方才吃得數杯,則聽得街上鬧炒炒。——《京本通俗小說》

王士禎名句,贛州謁王文成公祠名句

詩詞推薦

  • 瑞鷓鴣(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韻)

    張元乾宋代〕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好是悲歌將進酒,不妨同賦惜餘春。風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須我輩人。雨後
    軍聲不藉條侯壁,籌策唯應漢相知 詩詞名句
  • 再和前韻

    程公許宋代〕條風吹轉斗杓東,護日祥雲一段紅。聖主慶成神璽重,老親喜動壽杯融。塵沙自染雙蓬鬢,歲月難磨兩碧瞳。斗印
    軍聲不藉條侯壁,籌策唯應漢相知 詩詞名句
  • 釋惠崇宋代〕境閒僧渡水,雲盡鶴盤空。
    軍聲不藉條侯壁,籌策唯應漢相知 詩詞名句
  • 漚麻

    柴元彪宋代〕金鞍玉勒綺羅茵,夢寐何緣到老身,辛苦漚麻補衾鐵,誰知布縷又頻征。
    軍聲不藉條侯壁,籌策唯應漢相知 詩詞名句
  • 寄從孫崇簡

    杜甫唐代〕嵯峨白帝城東西,南有龍湫北虎溪。吾孫騎曹不騎馬,業學屍鄉多養雞。龐公隱時盡室去,武陵春樹他人迷。與汝
  • 和伯兄新竹韻

    王柏宋代〕叢竹太踠跧,一鞭忽伸腳。穿石作斜勢,朝宗意穆若。片綠吐新梢,員粉露殘籜。今年造化深,稚子六七作。群居
  • 浣溪沙(三用韻)

    吳潛宋代〕正好江鄉筍蕨芽,他鄉卻看擔頭花。只將蝶夢付南華。萬事紛紜都入幻,一杯邂逅且忘懷。年年秋卉與春葩。
  • 初春感事

    陸游宋代〕馬跡車聲是處忙,經旬無客到龜堂。水初泛溢黏天綠,梅欲飄零特地香。世事紛紛人自老,歲華冉冉日初長。百錢
  • 折楊柳

    徐陵南北朝〕裊裊河堤樹。依依魏主營。江陵有舊曲。洛下作新聲。妾對長楊苑。君登高柳城。春還應共見。盪子太無情。
    軍聲不藉條侯壁,籌策唯應漢相知 詩詞名句
  • 石鼓詩

    佚名先秦〕徒我嘽嘽然。而師旅填然。會同又繹。以左戎障。弓矢孔庶。滔滔是熾。射夫寫矢。具奪舉(上此下手)。其徒肝
軍聲不藉條侯壁,籌策唯應漢相知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