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立道的《贈張司廳(宣城人名乾號澄江)》
全文:
君家自昔擅華腴,後來傑出多文儒。
往羨珥貂光七葉,今看甲第雄二都。
驄馬重行洛陽陌,霜雪飄零舊台柏。
勛名繼美垂百年,紛紛堂構昭遺蹟。
參考注釋
勛名
功名。《後漢書·張奐傳》:“﹝ 張奐 ﹞及為將帥,果有勛名。” 宋 蘇舜欽 《春日感懷》詩:“望國勛名晚,傷時歲月飛。” 清 吳偉業 《東萊行》:“ 左氏 勛名照汗青,過江忠孝數中丞。” 劍農 《武昌革命始末記》:“成則共圖勛名,敗則生靈塗炭。”
繼美
承繼前人之美德。 唐 岑參 《苗侍中輓歌》之二:“平生門下客,繼美廟堂中。”《舊唐書·于志寧傳》:“陛下嗣膺寶位,臨統萬方,理宜繼美 羲 軒 ,齊芳 湯 禹 。” 明 高啟 《夢松軒記》:“昔 馬璘 嘗讀史,見其祖 援 之功烈,因自感奮,不忍使墜於地,卒為名將,繼美於前人矣。”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堂構
亦作“ 堂搆 ”。 1.語出《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孔 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意謂父親要蓋房子,並已確定房子的蓋法,而兒子卻不肯去築堂基,蓋房子。後以“堂構”比喻繼承祖先的遺業。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公祗服弘業,克丕堂構。小乃不敢不慎,大亦不敢不戒。” 宋 范仲淹 《田公墓志銘》:“二子……並克奉堂搆,有能政於四方。” 清 黃宗羲 《明司馬澹若張公傳》:“俟疆宇廓清,再完堂構,未為遲也。”
(2).房舍。 晉 陸機 《嘆逝賦》:“悼堂搆之頽瘁,慜城闕之丘荒。”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他風流慷慨世間稀,選勝誅茅堂搆美。”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淮南宴客記》:“偕同事數友,詣其宅,堂構爽塏,樓閣壯麗。”
(3).比喻門戶派別。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夫 周 末諸子,生與 孔 氏同時,各從其志,自立堂構。”
遺蹟
前人留下的痕跡
瞻顧遺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王立道名句,贈張司廳(宣城人名乾號澄江)名句
名句推薦
白鶴峰前放衙晚,金鰲背上駕樓成
莊師熊《金鰲橋》
詩詞推薦
![勛名繼美垂百年,紛紛堂構昭遺蹟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