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澄觀齋》
全文:
氣寒因地迥,雲斂覺天寬。
寥泬廓眼界,虛明契性湍。
瑤林猶纈綠,錦壁漸含丹。
觀至澄觀處,無澄那有觀。
參考注釋
寥泬
(1).空虛幽靜;開闊清朗。《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謝靈運游山>》:“乳竇既滴瀝,丹井復寥泬。” 李善 注引 王逸 《楚辭》註:“泬寥,曠盪空虛,靜也。” 呂向 註:“寥泬,深也。” 前蜀 貫休 《古鏡詞上劉侍郎》詩:“至寶不自寶,照古還照今。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沉沉。” 清 魏源 《章教諭強恕齋書序》:“循海塘東西礮臺眺望一海角,劃然長嘯,水天寥泬。”
(2).指天空。《太平廣記》卷一○二引《三寶感通記·新繁縣書生》:“每至齋日,村人四遠就設佛供。常聞天樂,聲震寥泬,繁會盈耳。” 宋 林逋 《鳴皋》詩:“皋禽名秪有前聞,孤引圓吭夜正分。一唳便驚寥泬破,亦無閒意到青雲。”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辛丑月在子,層雲掩寥泬。”
(3).寂寥;孤單。 宋 葉適 《信州重修學記》:“何 孔 孟 所稱稀闊而不多歟?由 孔 孟 至於今,又加久矣,其可稱者,何寥泬而不繼歟?” 宋 劉敞 《秋雪寄獻臣》詩:“出門顧道路,冰霰埋車轍。咫尺阻相過,誰當慰寥泬?” 清 龔自珍 《已亥六月重過揚州記》:“天地有四時,莫病於酷暑,而莫善於初秋。澄汰其繁縟淫蒸,而與之為蕭疏澹蕩,泠然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蒼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
眼界
目力所及的範圍,借指見識的廣度
窗中縞練舒眼界。——蘇軾《和子瞻雪浪齋》
虛明
(1).空明;清澈明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唐 杜甫 《夏夜嘆》詩:“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光之正中,虛明凝湛,觀者各自見其形。現於虛明之處,毫釐無隱,一如對鏡。”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海淀》:“ 勺園 林水紓環,虛明敞豁。”
(2).指內心清虛純潔。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遞為心極,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虛明之絶境,不可窮者,其唯神用者乎。” 宋 蘇轍 《贈石台問長老二絕》之二:“蒲*團布衲一繩床,心地虛明睡自亡。” 清 魏源 《夏夜柬李希廉》詩:“冏在空中影,正如水有魚。虛明止一性,何辨君與吾。”
乾隆名句,澄觀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