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雨(五月初三日)》
全文:
細雨似無望,反側那能寢。
侵尋至四更,傾盆聲遞枕。
額手有是哉,渥澍斯誠審。
山陵宅兆安,太室升祔諗。
天恩佑母德,蒙庥㿽泣飲。
曷以酬茲貺,愛民勵勤恁。
參考注釋
山陵
(1) 山嶽
(2) 舊指皇帝陵墓
太行碣石之間,宮闕山陵之所在。——明· 顧炎武《復庵記》
(3) 比喻帝王或王后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 趙?——《戰國策·趙策》
宅兆
墓地。《孝經·喪親》:“卜其宅兆而安措之。” 唐玄宗 註:“宅,墓穴也;兆,塋域也。”《漢書·王莽傳中》:“乃遣太傅 平晏 、大司空 王邑 之 雒陽 ,營相宅兆,圖起宗廟、社稷、郊兆雲。” 唐 陳子昂 《為人陳情表》:“今卜居宅兆,將入舊塋。”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葬公婆》:“何曾見葬親兒不到,又道是三匝圍喪,那些箇卜其宅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陽成侯》:“先生有荒田,公牧其處。輒見蛇兔鬭草萊中;以為異,因請於主人為宅兆,搆茅而居。”
太室
亦作“ 大室 ”。1.太廟中央之室,亦指太廟。《書·洛誥》:“王入太室祼。” 孔 傳:“太室,清廟。” 孔穎達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為清廟。廟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壞。” 杜預 註:“大廟之室。”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縣 北。《左傳·昭公四年》:“ 四岳 、 三塗 、 陽城 、 大室 、 荊山 、 中南 ,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 陸德明 釋文:“大室即中嶽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史記·楚世家》:“ 幽王 為 太室 之盟。” 裴駰 集解引 杜預 曰:“ 太室 , 中嶽 也。”
升祔
升入祖廟附祭於先祖。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四:“伏請升祔太廟,以時配享。” 清 惲敬 《贈光祿大夫陳公神道碑銘》:“今皇帝 嘉慶 四年, 高宗 升祔禮成,覃恩海內。”《清史稿·宣宗紀一》:“戊寅, 仁宗睿皇帝 、 孝淑睿皇后 升袝太廟。己卯,以升祔禮成,頒詔天下,覃恩有差。”
乾隆名句,雨(五月初三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