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夷齊廟四景·其一·孤竹城》
全文:
令支讓國先延陵,孤竹誰知中子名。
太白一篇真卓識,淮南尺布獨何情。
參考注釋
令支
春秋 時 山戎 屬國。其地約在今 河北 灤縣 、 遷安 間。公元前六六*四年為 齊恆公 所滅。《國語·齊語》:“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斬 孤竹 而南歸。” 韋昭 註:“二國, 山戎 之與也。刜,擊也;斬,伐也。 令支 ,今為縣,屬 遼西 。”《逸周書·王會》作“不令支”,《管子·小匡》作“泠支”,又《輕重戊》作“離支”,《呂氏春秋·有始》作“令疵”,《史記·齊太公世家》作“離枝”。
讓國
將國家或封地的統治權讓給賢者。《公羊傳·僖公二十八年》:“何賢乎 叔武 ?讓國也。”《史記·張丞相列傳》:“ 玄成 時佯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讓國之名。” 明 李東陽 《掛劍曲》:“平生讓國心,耿耿方在此。” 甘簃 《辛亥和議之秘史》:“宜速諫君讓國,自保全全。”
延陵
(1).古邑名。 春秋 吳 邑,公子 季札 因讓國避居(一說受封)於此。故址在今 江蘇 常州市 。《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去之 延陵 ,終身不入 吳 國。” 何休 註:“ 延陵 , 吳 下邑。”《史記·吳太伯世家》:“ 季札 封於 延陵 。”
(2).借指 季札 。 漢 王粲 《贈文叔良》詩:“ 延陵 有作, 僑 肸 是與。” 宋 范仲淹 《吳岩寺》詩:“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節老乾坤。” 清 李漁 《憐香伴·狂喜》:“你雖是 王莽 虛謙,我當做 延陵 真讓。”參見“ 延陵季子 ”。
(3). 漢成帝 陵。《漢書·成帝紀》:“﹝ 綏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
(4).指 漢成帝 。《漢書·元後傳》:“行道之人為之隕涕,況於陛下,時登高遠望,獨不慙於 延陵 乎!”
(5).複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蓋 。見《宋書·謝晦傳》。
孤竹
(1).獨生的竹。《周禮·春官·大司樂》:“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圜丘奏之。” 鄭玄 註:“孤竹,竹特生者。” 賈公彥 疏:“孤竹,竹特生者,謂若 嶧陽 孤桐。” 漢 班固 《東京賦》:“爾乃孤竹之管,雲和之瑟,雷鼓鼝鼝,六變既畢,冠華秉翟,列舞八佾。” 漢 劉楨 《贈從弟》詩之二:“鳳凰集南嶽,徘徊孤竹根。” 唐 楊炯 《盂蘭盆賦》:“孤竹之管,雲和之瑟,麒麟在郊,鳳凰蔽日。”
(2).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因用孤竹製成,故名。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嶧陽 孤桐,不能無絃而激哀響; 大夏 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聲。” 晉 張協 《七命》之二:“吹孤竹,拊雲和,淵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北周 庾信 《變宮調》之二:“孤竹調陽管,空桑節雅絃。” 宋 張先 《菩薩蠻》詞之一:“佳人學得 平陽 曲,纖纖玉筍橫孤竹。一弄入雲聲,海門江月清。”
(3).古代樂曲名。 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奏黃鐘而歌大呂,變孤竹而舞《雲門》。”《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百官皆以為然,乃行之” 元 胡三省 註:“空桑、孤竹之韻足以禮神,《雲門》、《大夏》之容無虧觀德。”
(4). 商 周 時國名。在今 河北省 盧龍縣 。《國語·齊語》:“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斬 孤竹 而南歸。” 韋昭 註:“二國, 山戎 之與也。 令支 ,今為縣,屬 遼西 , 孤竹 之城存焉。”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勸進今上箋》:“ 山戎 孤竹 ,束馬景從。” 唐 張說 《吊國殤文》:“北伐兮東胡,邈 遼陽 兮 孤竹 。” 明 唐寅 《出塞》詩之一:“摐金出 孤竹 ,飛旗掩二 榆 。”
(5).《莊子·讓王》:“昔 周 之興,有士二人,處於 孤竹 ,曰 伯夷 、 叔齊 。”後遂用“ 孤竹 ”借指 伯夷 、 叔齊 。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貿銅山之豐。” 南朝 宋 范曄 《逸民傳論》:“ 武 盡美矣,終全 孤竹 之絜。” 唐 李德裕 《贈右衛將軍李安制》:“往者, 產 祿 擅朝, 充躬 交亂,每念王室,殆於阽危,不憚芳蘭之焚,竟全 孤竹 之志。”
(6).竹的一種。 宋 贊寧 《筍譜·孤竹筍》:“ 襄陽 薤山 下有孤竹,三年方生一筍。及筍成竹,竹母已死矣。”
(7).複姓。見《通志·氏族二》。
中子
一種不帶電荷的基本粒子,其質量近似等於質子的質量,出現在除氫核以外的所有已知的原子核中
乾隆名句,夷齊廟四景·其一·孤竹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