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鍊的《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十七》
全文:
浩浩北風起,邊聲颯已聞。
蕭條轉幽谷,慘澹生黃雲。
敵騎三五輩,突至如驚麇。
豈無塞上卒,什伍曾不分。
王猷先訓練,六籍皆兵文。
鄰鄰比閭士,誰謂非三軍。
何不作內政,安居已策勛。
參考注釋
塞上
邊境地區。亦泛指北方 長城 內外。《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 胡 。” 唐 杜甫 《秋興八首》詩之一:“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宋 曾鞏 《西湖》詩之一:“塞上馬歸終反覆, 泰山 鴟飽正飛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宣大二鎮漕河》:“自甲寅至今六十年,更無人談及,並不曉塞上有此渠可漕矣。” 清 龔自珍 《夜坐》詩:“塞上似騰奇女氣,江東久霣少微星。” 康有為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詩:“永夜駝鈴傳塞上,極天樹影遞關東。” 陝西 民歌《塞上要唱江南樂》:“隨著歌聲過 黃河 ,塞上要唱江南樂。”
什伍
(1).古代軍隊編制,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稱什伍。亦泛指軍隊的基層建制。《禮記·祭義》:“軍旅什伍,同爵則尚齒,而弟達乎軍旅矣。” 鄭玄 註:“什伍,士卒部曲也。” 孔穎達 疏:“五人為伍,二伍為什。” 唐 柳宗元 《貞符》:“然後強有力者出而治之,往往為曹於險阻,用號令起,而君臣什伍之法立。”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 藝祖 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無賴不逞之人,刺以為兵,連營以居之,什伍相制,束以軍法。”
(2).古代戶籍編制,五家為伍,十戶為什,相聯相保。《管子·立政》:“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伍皆有長焉。”《史記·商君列傳》:“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 司馬貞 索隱引 劉氏 云:“五家為保,十保相連。” 張守節 正義:“或為十保,或為五保。”《後漢書·左雄傳》:“縣設令長,郡置守尉,什伍相司,封豕其民。”《續資治通鑑·宋寧宗嘉定五年》:“為之具田器,貸種糧,相其險易,聚為室廬,聯以什伍,教以擊刺,或鄉為一團,里為一社。”
不分
(1).不服氣;不平。《南齊書·王僧虔傳》:“ 庾征西 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右軍 後進, 庾 猶不分。” 宋 梅堯臣 《龍柏》詩:“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 古直 《雜感寄楚傖一廠》詩:“蓴鱸不分因秋起,塊壘生憎借酒澆。”
(2).不料。 唐 陳陶 《水調詞》之二:“容華不分隨年去,獨有妝樓明鏡知。”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天下事,鬢邊愁,付東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時醉夢 揚州 。” 清 朱彝尊 《詠古》詩之一:“ 漢皇 將將屈群雄,心許 淮陰 國士風。不分後來輸 絳 , 灌 ,名高一十八元功。”
(1).不分散。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作傳奇者,能以頭緒忌繁四字,刻刻關心,則思路不分,文情專一。”
(2).不分別,不分辨。 和谷岩 《茶花艷》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狠抓,那樣難免會出問題的。”
沈鍊名句,詠懷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十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