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紱松雲高士原文
皴為荷葉法王蒙,謖謖濤翻鬆下風。
我昨九龍試春蹕,依稀氣韻略相同。
詩詞問答
問:王紱松雲高士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王紱松雲高士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紱松雲高士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七
參考注釋
為荷
書信及公文慣用語。表示承情感謝之意。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雲》:“現在略加改動,希照此次序排列為荷。” 茅盾 《子夜》十六:“茲將本會呈稿及 廣東 土造火柴行商業公會呈稿分別抄錄附上,並希查照為荷!”
王蒙
①王蒙(1308-1385)。元末明初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湖州(今屬浙江)人。趙孟fd5c外孫。元末官理問,明初任泰安知州,因受胡惟庸案牽連,死於獄中。善畫山水,寫景以繁密見長,喜用枯筆乾皴,創造出幽邃蒼秀的意境。與黃公望、倪瓚、吳鎮並稱“元四家”。有《青卞隱居圖》等存世。②王蒙(1934-)。作家。河北南皮人。1948年加入中國 * 。1949年在北京任青年團區委副書記。1979年起專事創作。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化部部長、《人民文學》主編、中共中央委員。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中篇小說《布禮》、《蝴蝶》、《莫須有事件》等。有《王蒙選集》。
謖謖
(1) 形容挺勁有力;挺拔
謖謖長松
(2) 象聲詞。形容風聲呼呼作響
謖謖風來
下風
(1) 風所吹向的那個方向
不要在下風的方向救火,那太危險了
(2) 比喻處於下位,卑位
九龍
(1).稱以九龍為飾之物。古有“龍生九子”之說,因以為飾而示祥瑞。《文選·張衡<東京賦>》:“ 九龍 之內,寔曰嘉德。” 薛綜 註:“ 九龍 ,本 周 時殿名也。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相糺繞,故曰九龍。”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之一:“ 吳 師破九龍,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註:“九龍,《淮南子·泰族訓》:‘ 闔閭 伐 楚 ……破九龍之鐘。’” 唐太宗 《詠燭》詩之二:“九龍蟠燄動,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龍燭。如:九龍帳;九龍冠;九龍輿。
(2).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 * 。”《雲笈七籤》卷九八:“寶蓋連輿,命駕御九龍。”
(3).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龍下,治此 江 漢 安。”
(4).對一門九子的美稱。《北齊書·王昕傳》:“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學識有風訓,生九子,並風流藴藉,世號 王氏 九龍。”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氏族類·九龍》:“ 後魏 崔子瑜 、 子樞 等九人號九龍。” 唐 楊炯 《宴人楊八宅序》:“一門九龍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緒秩。”
(5).稱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馬》:“ 文帝 自 代 還,有良馬九匹……號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龍。”參見“ 九逸 ”。
(6).鞭炮的一種。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水火》:“《宛署記》又有名九龍入雲。即炮仗之九條龍也。”
試春
(1).品嘗春茶。 宋 黃庭堅 《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詩:“官焙薦璧天解顏,瀹湯試春聊加飡。”
(2).謂在春天萌發。 清 王夫之 《長沙旅興》詩:“江上紅芽始試春,乳鶯調語正迎人。”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氣韻
文學或藝術上獨特的風格;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以氣韻勝。——蔡元培《圖畫》
相同
彼此無差異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王紱松雲高士原文_王紱松雲高士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