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二日恭謁孝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二月十二日恭謁孝陵原文

開創承先烈,覲揚繼後圖。

靈山永呵護,聖跡仰虛無。

路入雲霞表,天垂星斗區。

傘松萬年茂,庇蔭視茲乎。

詩詞問答

問:二月十二日恭謁孝陵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二月十二日恭謁孝陵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二月十二日恭謁孝陵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五

2. 亭前孝陵神道隆恩門外碑正中有松一株高僅及尋蔭周十餘丈形如張傘視其乾逾一圍似植立數百年者是益上蒼眷估我朝預培神樹以拱護億萬橋山豐茂郁蔥實為國家年景運洪長之徵矣

參考注釋

開創

創立,開拓創建

先烈

(1) 對烈士、殉難者的尊稱

革命先烈

為諸先烈。——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

諸先烈之犧牲

先烈遺志

後圖

今後之計。謂為以後打算。《左傳·桓公六年》:“以為後圖,少師得其君。” 孔穎達 疏:“言此計今雖無益,以為在後圖謀也。”《新五代史·吳世家·楊行密》:“ 海陵 難守,而 廬州 吾舊治也,城廩完實,可為後圖。” 郭希仁 《從戎紀略》:“有另定方針以為後圖者。”

靈山

(1).道家指 蓬萊山 。《文選·左思<吳都賦>》:“巨鼇贔屓,首冠 靈山 。” 呂向 註:“ 靈山 ,海中 蓬萊山 。”

(2).指傳說中的 崑崙山 曾城 。 晉 陶潛 《游斜川》詩序:“若夫 曾城 ,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 靈山 ,有愛嘉名。” 逯欽立 校註:“ 靈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崑崙山 。 南朝 梁 沉約 《鍾山》詩:“ 靈山 紀地德,地險資岳靈。” 鍾山 , 崑崙山 的別名。參見“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聖地 靈鷲山 的簡稱。 南朝 齊 王融 《淨行詩》之五:“朝游浄國侶,暮集 靈山 羣。” 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遊》詩:“ 彭澤 因家凡幾世, 靈山 預會是前生。”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既到 靈山 ,豈可不朝我佛。” 趙朴初 《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詩:“彷彿 靈山 集海會,弟子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悲或欣然。”原註:“ 靈山 ,即 靈鷲山 ,佛説法處。”

(5).道書所稱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饒縣 北。《雲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靈山 在 信州 上饒縣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上饒縣》:“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6).指有靈應的山。《雲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舊壤,境帶靈山,自狩 巴 梁 ,屢照感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七九:“急報東方兩星使,靈山吐溜為糧船。”

(7).對山的美稱。 唐 劉斌 《詠山》:“靈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蓋 雲陰遠, 香爐 煙氣多。”

呵護

(1).呵禁衛護,使侵凌者不得近。 唐 李商隱 《驪山有感》詩:“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 宋 范成大 《小峨眉》詩:“降 商 訖 周 謹呵護,磬氏無敢加鐫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薛慰娘》:“女在墓,為羣鬼所凌, 李翁 時呵護之。” 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詩,它一面對主流盡著傳統的呵護的職責,一方面仍給那些新花樣忠心的服務。”

(2).指(神靈)庇護,保佑。 宋 侯寘 《水調歌頭·題法華台》詞:“山鬼善呵護,千載照層巒。”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羣感佛力呵護,香火日盛。” 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第四章:“以是而予知禱告之誠……以是而予知上帝固默加呵護者也。”

聖跡

聖人的遺蹟

虛無

(1) 荒誕無稽

(2) 天空

高標連汗漫,向望接虛無。——柳宗元《省試觀慶雲圖》詩

雲霞

彩雲和彩霞

雲霞明滅。——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垂

猶天際。 晉 左思 《蜀都賦》:“火井沉熒於幽泉,高爓飛煽於天垂。”

星斗

星的總稱

滿天星斗

萬年

極其久遠的年代

庇蔭

(1) 遮住陽光

其葉又茂盛,可以庇蔭人

(2) 包庇;庇護。提供財力、物力或勢力以保護後代子孫

一旦流離,無人庇蔭

詩詞推薦

二月十二日恭謁孝陵原文_二月十二日恭謁孝陵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