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原文

植里號清不號妍,故宜免俗愛前賢。

設論本地周旋久,齊甸微嫌匪渭川。

詩詞問答

問: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六

參考注釋

免俗

不拘世俗常情。 唐 杜甫 《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詩:“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 鄒韜奮 《萍蹤寄語》八八:“這大概也還未能免俗。”

前賢

前代的賢人或名人。 晉 陸機 《豪士賦》:“巍巍之盛,仰邈前賢。洋洋之風,俯冠來籍。”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養生》:“ 單豹 養於內而喪外, 張毅 養於外而喪內,前賢所戒也。”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一:“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 清 龔自珍 《歌哭》詩:“西鄰弔罷東鄰賀,歌哭前賢較有情。” 郁達夫 《離亂雜詩》之十一:“長歌正氣重來讀,我比前賢路已寬。”

設論

文體名。假設問答以闡明意旨者。如《文選》有設論三篇: 漢 東方朔 《答客難》、 揚雄 《解嘲》、 班固 《答賓戲》。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昔 王充 設論,有《問孔》之篇。”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一·各文之始》:“論者,議也。《昭明文選》以其有二體:一曰史論,乃史臣於傳末作論議,以斷其人之美惡;一曰設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

本地

說話人所在地區

微嫌

細小的嫌隙。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王師竹宮庶》:“其為庶常時,值同館有以微嫌詈吏部吏者。時, 蒲坂 楊襄毅 為太宰,聞之大怒,愬之 江陵 相公 。”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自盡》:“若其微嫌小隙,殞身於彼者之家……此又刁惡之無足惜者也。”

渭川

(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記·貨殖列傳》:“ 陳 夏 千畝漆; 齊 魯 千畝桑麻; 渭川 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唐 孟浩然 《登總持寺浮圖》詩:“竹遶 渭川 遍,山連 上苑 斜。” 明 方孝孺 《友筠軒賦》:“ 渭川 致乎斯景, 黃崗 寓乎此身。”

(2).樂曲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四:“ 彭年 善舞, 鶴年 、 龜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詩詞推薦

  • 芭蕉

    杜牧唐代〕芭蕉為雨移,故向窗前種。憐渠點滴聲,留得歸鄉夢。夢遠莫歸鄉,覺來一翻動。
    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原文_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的賞析_古詩文
  • 對庭柳·其二

    李之世明代〕昔我往矣柳依依,今來轉覺柳芳菲。枝頭黃鳥聲聲笑,似笑先生去又歸。
  • 紀游

    趙廱宋代〕古端有奇勝,名岩擬天星。傳聞輦轂下,往往極口稱。有為背馳說,曾不如邱陵。請君勿夸山,恐非動者情。請君
  • 偈頌一百零四首

    釋紹曇宋代〕有一物,全機用。塵勞之儔,如來之種。輕若鴻毛輕,重若丘山重。乳峰信手拈來,點破勞生塵夢。剛被秋蟲落葉
  • 高宗皇帝輓詞二首

    黃謙宋代〕整頓乾坤後,邊烽久已銷。和親來北虜,溫清樂東朝。歷數躬傳舜,文章煥有堯。會稽天仗路,傷心彩雲遙。
    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原文_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的賞析_古詩文
  • 洞霄宮

    陳堯佐宋代〕谷口停驂上翠微,五雲宮殿闢金扉。不知何處朝元會,卻見龍鸞隊仗歸。
  • 送休上人之荊門玉泉寺

    韓維宋代〕憐師真達者,於世了無求。萬事漚起滅,一身雲去留。樓台金地古,風雨玉泉秋。安得超塵網,相從物外游。
    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原文_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的賞析_古詩文
  • 挽龔用和

    文天祥宋代〕結屋南陵三十秋,田園舊隱隔江流。鄜州避亂杜工部,下澤乘車馬少游。名利無心付隍鹿,詩書有種出煙樓。長淮
  • 紫騮馬

    蕭繹南北朝〕長安美少年,金絡鐵連錢。宛轉青絲鞚,照耀珊瑚鞭。依槐復依柳,躞蹀復隨前。方逐幽并去,西北共聯翩。
  • 送何君庸上贛石

    黃庭堅宋代〕臘梅開盡欲凋年,痛飲千江壁底眠。江寒山瘦思親友,歸守平生二頃田。西昌萬戶深篁竹,楚國無人知白玉。欲附
  • 煙梅

    釋明本元代〕夢隔梨雲逗曉天,苔枝浮翠逗春寒。不嫌玉質籠輕素,留與詩人冷澹看。
  • 山居雜詩九十首

    曹勛宋代〕半夜秋風高,便覺殘暑退。一涼精神醒,終夕枕簟愧。我老念病役,生病為形贅。永懷忘形友,寒暑孰能累。
    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原文_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的賞析_古詩文
  • 冬節忤寒約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戲體中差小

    鄭清之宋代〕雪毛舞風學喓躍,凍落天孫碎雲織。玉肌不粟彭祖方,戲挾奇芬笑安息。生僧萬花肯同調,嗤點壽陽聊半識。結根
  • 於中好·獨背殘陽上小樓

    納蘭性德清代〕獨背殘陽上小樓,誰家玉笛韻偏幽。一行白雁遙天暮,幾點黃花滿地秋。驚節序,嘆沉浮,穠華如夢水東流。人間
  • 憶秦娥

    朱淑真宋代〕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爭馳逐,元宵三五
  • 王紱山水

    乾隆清代〕有樹槎枒有石潺,樂飢真可托高間。軸薖藉問為何處,只在梁溪惠嶺間。
  • 西直門外·其二

    乾隆清代〕農人春麥播應忙,秋麥猶然未茁芒。仲月風光北地慣,微涼此際諒無妨。
  • 送湯倅二首

    虞儔宋代〕青衫試吏古桐川,識面池陽別駕賢。但喜論交時一笑,不知為客度三年。新來懷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著鞭。未必
    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原文_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的賞析_古詩文
  • 立春前一日雪

    釋德洪宋代〕明日立春今日雪,雪中殘響滴虛檐。方增謾說寒威在,不絕潛知煖氣添。客去旋開書對語,閒多偏與懶相兼。湘山
  • 破陣子

    辛棄疾宋代〕菩薩叢中惠眼,碩人詩里娥眉。天上人間真福相,畫就描成好靨兒。行時嬌更遲。勸酒偏他最劣,笑時猶有些痴。
    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原文_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的賞析_古詩文
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原文_濟寧行館八詠·其七·竹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