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葉舜臣的《洛伽山》
全文:
驅石連鰲事有不,蒼茫天地總輕漚。
乘潮夜覺星河覆,破浪時驚日月流。
百穀龍蛇歸大壑,空王香火屬孤洲。
邀僧施食龍窺缽,拄杖看雲蜃結樓。
老蚌戲珠宵出浪,文魨吹霧晝迷舟。
傍通異域應無數,咫尺神山若可游。
坐想飛仙乘蹻去,行逢老衲借杯浮。
如來若許親摩頂,願得誅茅最上頭。
參考注釋
驅石
指神助 秦始皇 驅石造橋的典故。典出《藝文類聚》卷七九引 晉 伏琛 《三齊略記》:“ 始皇 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於時有神人,能驅石下海, 城陽 一山石,盡起立……雲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盡流血,石莫不悉赤。” 唐 李白 《古風》之四八:“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馬皂江山觀造竹橋》詩:“合歡卻笑千年事,驅石何時到東海。” 元 郝經 《秋興》詩之三:“翩翩精衛休填海,驅石 秦 人已斷鞭。”
連鰲
亦作“ 連鰲 ”。 1.相傳 渤海 之東,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於海,隨波而動。天帝遂命巨鰲十五,分作三批,輪流負山,五山始屹立不動。“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事見《列子·湯問》。後因以“連鼇”作善釣之典。 唐 李商隱 《異俗》詩之二:“點對連鰲餌,搜求縛虎符。” 明 楊基 《天平山十四題·釣魚磯》詩:“誰操百尺竿,重試連鰲手。”亦為稱人富有才幹、可成大事之典。 唐 李白 《贈臨洺縣令皓弟》詩:“釣水路非遠,連鼇意何深。” 宋 劉攽 《次韻酬李推官》:“傾蓋強君留一醉,相看前路釣連鼇。” 宋 王珪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詩序:“ 叔志 連鼇 桂苑 ,展驥 巴陵 ,良為欣抃。”
(2).形容巋然屹立的樣子。
蒼茫
空曠遼遠
蒼茫大地
暮色蒼茫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輕漚
浮在水面的水泡。 唐 元稹 《哭小女降真》詩:“雨點輕漚風復驚,偶來何事去何情。” 清 趙翼 《浪花》詩:“輕漚數點碧溪濱,醖釀寧煩淑氣緼。”
葉舜臣名句,洛伽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