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百囀舌,唯餘一兩聲

雍裕之殘鶯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雍裕之的《殘鶯》

全文:
花闌鶯亦懶,不語似含情。
何言百囀舌,唯餘一兩聲

雍裕之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雍裕之何言百囀舌,唯餘一兩聲書法作品欣賞
何言百囀舌,唯餘一兩聲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百囀

鳴聲婉轉多樣。 南朝 梁 劉孝綽 《詠百舌》:“孤鳴若無時,百囀似羣吟。” 唐 賈至 《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詩:“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 建章 。” 宋 王安石 《獨臥》詩之二:“百囀黃鸝看不見,海棠無數出牆頭。”

一兩

(1).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淮南子·天文訓》:“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宋史·律曆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適 齊 師”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匹也。”《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唐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

(3).猶一雙。 明 劉績 《憶原上人》詩:“一兩棕鞋八尺藤,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數。《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晉書·紀瞻傳》:“然失之者億萬,得之者一兩耳。”《紅樓夢》第九回:“誰敢望‘請’,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 老舍 《正紅旗下》二:“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

一輛。《史記·貨殖列傳》“牛車千兩” 唐 張守節 正義:“車一乘為一兩。”

雍裕之名句,殘鶯名句

詩詞推薦

何言百囀舌,唯餘一兩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