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
全文:
高人必愛竹,寄興良有以。
峻節可臨戎,虛心宜待士。
眾芳信妍媚,威鳳難棲止。
遂於鼙鼓間,移植東南美。
封以梁國土,澆之浚泉水。
得地色不移,凌空勢方起。
新青排故葉,餘紛籠疏理。
猶復隔牆藩,何因出塵滓。
茲辰去前蔽,永日勞瞪視。
槭槭林已成,熒熒玉相似。
規摹起心匠,洗滌在頤指。
曲直既瞭然,孤高何卓爾。
垂梢覆內屏,迸筍侵前戺。
妓席拂雲鬢,賓階蔭珠履。
抱琴恣閒玩,執卷堪斜倚。
露下懸明璫,風來韻清徵。
堅貞貫四候,標格殊百卉。
歲晚當自知,繁華豈雲比。
古詩無贈竹,高唱從此始。
一聽清瑤音,崢然長在耳。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聽
(1).一一傾聽。《韓非子·八經》:“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結智,一聽而公會。” 陳奇猷 集釋:“《內儲説上篇》‘一聽’節: 齊湣王 聽竽,好一一聽之。是一聽,即一一聽之。一一聽之者,謂分離各言事者而聽其各別之言,蓋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
(2).初聽。 南朝 齊 謝朓 《冬緒羈懷》詩:“一聽春鶯喧,再視秋鴻沒。” 宋 蘇軾 《南堂》詩之三:“一聽南堂新瓦響,似聞東塢小荷香。”
(3).完全聽憑。《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下》:“如願出家受戒者,皆須赴闕比試藝業施行,願歸俗者一聽自便。” 梁啓超 《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無國會而一聽現政府之實行姿虐,不負責任,則有死無生,其勢已洞若觀火。”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今姑且寄奉,可用與否,一聽酌定。”
(4).指完全聽信。《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今 曹操 驅眾南侵,和與戰二策,主公不能決,一聽於將軍。”
清瑤
謂 瑤水 。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三:“亭亭明玕照,落落清 瑤 流。” 逯欽立 註:“《山海經·西山經》:‘爰有 滛水 ,其清洛洛。’”滛,同“ 瑤 ”。一說,指水。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卷一:“清瑤謂水。”
劉禹錫名句,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