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遊仙洞

作者:葉官 朝代:明代

秋日遊仙洞原文

三洞層岩宿霧中,攜筇登眺勝崆峒。

微茫樹色千峰雨,遠近秋聲萬壑風。

風浪石含煙泛白,鹿田葉落半飄紅。

已尋飛練冰壺吐,直上朝真天地空。

詩詞問答

問:秋日遊仙洞的作者是誰?答:葉官
問:秋日遊仙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日遊仙洞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三洞

(1).道教經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稱“三洞”。言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云“三洞”。見《雲笈七籤》卷六引《道門大論》。 南朝 梁簡文帝 《吳郡石像銘》:“又有受持 黃 老 ,好尚神仙,職在三洞,身帶八景,更竭丹款,復共奉迎。”

(2).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 唐 顧況 《步虛詞》:“迥步游三洞,清心禮七真。” 宋 王禹偁 《太一宮祭迴寄韓德純道士》詩:“自慙懷祿仕,蠹此力穡民。又拋三洞趣,來入九衢塵。”

層岩

見“ 層巖 ”。

亦作“ 層岩 ”。高聳的山岩。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巨馬水》:“層巖壁立,直上乾霄,遠望崖側,有若積刀。” 唐 駱賓王 《出石門》詩:“層巖遠接天,絶嶺上棲煙。” 宋 文同 《夏日閒書墨君堂壁》詩:“層岩敞戶外,淺瀨流窗前。” 元 吳萊 《泰山高寄陳彥正》詩:“世人慾上不可上,層巖峭壁徒攀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茅麓山》:“諸將皆於層巖陡壁間,草衣卉服,攀援荊葛而進。”

宿霧

夜霧。 晉 陶潛 《詠貧士》:“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 唐 白居易 《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慘澹陰煙白,空濛宿霧黃。” 宋 蘇軾 《觀湖》詩之二:“朝陽照水紅光開,玉濤銀浪相徘徊。山分宿霧儘寬遠,雲駕高風馳送來。” 郭沫若 《恢復·峨嵋山上的白雪》:“那橫在山腰的宿霧,怕還是和從前一樣的蜿蜒?”

登眺

登高遠望。 唐 李白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詩:“峯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 宋 王安石 《贈寶覺》詩序:“聞 化城閣 甚壯麗,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賦是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愛奴》:“自入館以來,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閉之。”

崆峒

(1)

(2) 山名,在甘肅

(3) 島名,在山東

(4) 指仙山

此去定教扶聖主,將軍真可倚崆峒。——《楊家將演義》

微茫

迷漫而模糊

煙濤微茫信難求。——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月色微茫

樹色

樹木的景色。 南朝 梁 何遜 《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山煙涵樹色,江水映霞暉。” 唐 盧綸 《與從弟瑾同下第後出關言別》詩:“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 明 陳所聞 《念奴嬌序·雲住閣題》套曲:“千巖萬井,見樹色江光,須臾龍變雲蒸,出岫無心。”

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係的親疏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風浪

(1) 風和波浪

(2) 比喻艱險的遭遇

久經風浪

含煙

帶著煙或雲霧氣。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猶火含煙而妨火,桂懷蠹而殘桂。” 南朝 梁元帝 《 * 秋思賦》:“登樓一望,唯見遠樹含煙。” 唐太宗 《詠小山》:“徑細無全磴,松小未含煙。” 後蜀 毛文錫 《柳含煙》詞:“映水含煙拂路,幾回攀折贈行人。” 明 陳子龍 《江南曲》之一:“綺閣罷含煙,江清促採蓮。”

泛白

亦作“泛白”。1.謂滿飲一大杯酒。 清 鈕琇 《觚賸·酒芝》:“﹝ 李太虛 家﹞罌內產一芝如盤,紫光煜煜,喜且愕曰:‘此瑞徵也。顧酒敗不可飲奈何!’挹之則清冽異常,乃泛白獨斟。”

(2).浮現白色。 清 沉曰霖 《晉人麈·異聞》:“見其囚眼光泛白,身冷如冰。” 賀敬之 《重回延安--母親的懷抱》:“高原的夜空漸漸地在泛白。”

鹿田

即鹿場。 宋 謝翱 《和方四隱君》:“鹿田在其顛,肺石來風雨。”參見“ 鹿場 ”。

飄紅

指股票等證券的價格普遍上漲。證券交易場所的電子顯示屏上顯示價格上漲時用紅色,價格普遍上漲時顯示屏上以紅色為主,所以說飄紅。

尋飛

追逐飛鳥。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尋飛絶景之足,而不能騁逸放於 呂梁 ;凌波泳淵之屬,而不能陟峻而攀危。”

冰壺

(1).盛凍的玉壺。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潔。語本《文選·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李周翰 註:“玉壺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壺誡序》:“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示不忘清也……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明 孫梅錫 《琴心記·王孫作醵》:“官況托冰壺,友誼敦芳醑,數載夢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霜鍔揚輝耀,冰壺濯晶瑩。”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獻滎陽公》詩:“冰壺通皓雪,綺樹眇晴煙。” 宋 楊萬里 《中秋前二夕釣雪舟中靜坐》詩:“人間何處冰壺是,身在冰壺卻道非。” 元 馬致遠 《青山淚》第三折:“正夕陽天闊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疊翠,冰壺天上下,雲錦樹高低。” 明 陳所聞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滿遙空。畫橋百尺似飛虹。人向冰壺同載酒,細浪輕風。”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詩:“誰畫 雁門 今夜裡,山川別樣貯冰壺。”

直上

(1).方位詞。上,上面。用於名物詞之後。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頭直上亂紛紛雪似篩,耳邊廂颯剌剌風又擺。” 元 李景賢 《劉行首》第二折:“我身穿著百衲袍,腰纏著碌簌絛。頭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絶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侯興 與渾家都搬將入去,直上去趕。”

朝真

(1).道教謂朝見真人。 唐 呂岩 《雨中花》詞:“願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繼朝真。” 元 鄭光祖 《伊尹耕莘》楔子:“蓋凡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後,方得昇九天朝真而觀 元始 。” 明 屠隆 《綵毫記·湘娥訪道》:“曉來控鶴朝真去,不帶青天一片雲。”

(2).道家修煉養性之術,猶佛家之坐禪。 宋 蘇軾 《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晴牎嚥日肝腸暖,古殿朝真屨袖香。”《水滸傳》第五三回:“當下 公孫勝 引著 戴宗 、 李逵 到 松鶴軒 內,正值真人朝真纔罷,坐在雲床上。”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詩詞推薦

秋日遊仙洞原文_秋日遊仙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