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寺原文
門對碧峰因額寺,寺而曾弗著僧徒。
禪枝忍草自佛法,鶴下鹿游任物娛。
偶到不知今與昔,忘言那論有和無。
道場亦自松引路,何至誇多曰萬株。
詩詞問答
問:碧峰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碧峰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碧峰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八
2. 黃梅道場有引路松萬株見圖經夫萬株列路其長應數十里語涉誇誕是寺路傍亦種松不過數百株耳
參考注釋
門對
過新年或有婚慶喜事時,貼在門上的對聯
家家貼門對,戶戶掛錢章。——《鍾馗傳》
僧徒
僧侶、和尚的通稱
禪枝
寺廟禪堂周圍的樹木。 南朝 梁 蕭統 《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藥樹永繁稠,禪枝詎凋槭。” 唐 孟浩然 《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寺以詩寄之》:“石鏡山精怯,禪枝怖鴿棲。” 唐 杜甫 《游修覺寺》詩:“禪枝宿眾鳥,漂轉暮歸愁。”
忍草
見“ 忍辱草 ”。
佛法
(1) 佛教的教義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道場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場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引路
(1).起程,上路。《周書·李弼傳》:“ 弼 每率兵征討,朝受令,夕便引路,不問私事,亦未嘗宿於家。”
(2).帶路。 唐 劉禹錫 《答張侍御賈喜再登科》詩:“又被時人寫姓名,春風引路入京城。”《西遊記》第五三回:“ 孫大聖 前邊引路, 豬八戒 攏了繮繩。” 張恨水 《啼笑因緣》第十回:“兩個大兵在前引路。”
何至
何至於;豈有。《史記·汲鄭列傳》:“且 匈奴 畔其主而降 漢 , 漢 徐以縣次傳之,何至令天下騷動,罷獘中國而以事夷狄之人乎!”《宋書·江夏王義恭傳》:“性之所滯,其欲必行,意所不在,從物回改,此最弊事。宜應慨然立志,念自裁抑。何至丈夫方欲贊世成名而無斷者哉!”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 子貢 雖惡稱人之惡者,亦何至湔洗 桀 紂 以為忠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