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錦相牽

張良臣西湖晚歸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良臣的《西湖晚歸》

全文:
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錦相牽
鳳城半掩人爭路,猶有胡琴落後船。

張良臣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張良臣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錦相牽書法作品欣賞
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錦相牽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帖帖

(1).形容帖伏收斂之貌。《釋名·釋床帳》:“牀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 宋 梅堯臣 《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詩:“我馬臥我庭,帖帖垂頸耳。” 明 劉基 《大熱遣懷》詩:“渡水翅帖帖,守門口舑舑。”

(2).安穩貌。 唐 杜牧 《燕將錄》:“唯 燕 未得一日之勞為子孫壽,後世豈能帖帖無事事乎?” 明 唐順之 《答李中谿御史》:“苞苴不行於上,怨毒不結於下,天下可以臥而帖帖矣。”

(3).逼近、貼近貌。 唐 韓偓 《雨中》詩:“獨自上西樓,風襟寒帖帖。” 元 薩都剌 《繡鞋》詩:“羅裙習習春風輕,蓮花帖帖秋水擎。” 清 阮元 《冒雨由縉雲趨麗水》詩:“迷漫十步外,白雪飛帖帖。”

(4).溫順;服帖。 唐 韓愈 《施先生墓志銘》:“貴游之子弟,時先生之説二經,來太學,帖帖坐諸生下,恐不卒得聞。” 宋 費袞 《梁谿漫志·<聞見後錄>論田橫》:“其意謂同心協力,數百人萃於一國,彼豈終帖帖者耶?” 明 宋濂 《章公神道碑》:“乃誅其首叛者,餘皆帖帖。”

(5).平淡無奇。《朱子語類·論文上》:“ 司馬遷 文雄健,意思不帖帖,有 戰國 文氣象。”

踏歌

傳統的民眾歌舞形式。古代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特徵是集體性,參加者圍成圓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牽手或搭肩,上身動作不多,主要是腳下的舞步變化,邊歌邊舞

游女

(1).出遊的女子。《詩·周南·漢廣》:“ 漢 有游女,不可求思。” 鄭玄 箋:“賢女雖出遊流水之上,人無欲求犯禮者。”一說為 漢水 女神。見 劉向 《列女傳》及《文選·嵇康〈琴賦〉》 李善 注引 薛君 說。 前蜀 李珣 《南鄉子》詞之四:“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2).無業婦女。《管子·輕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鍾於 桀 之國。”

(3). 漢水 女神。 漢 張衡 《南都賦》:“ 耕父 揚光於 清泠之淵 , 游女 弄珠於 漢皐 之曲。”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舞鸑鷟於庭階, 游女 飄焉而來萃。” 李善 注引《列女傳》:“ 游女 , 漢水 神。” 清 姚鼐 《詠古》:“客行 漢江 渚,思見 游女 神。”

(4).指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其夫 蕭史 善吹*簫,教 弄玉 作鳳鳴。一夕吹*簫引鳳, 弄玉 遂隨夫升天仙去。見 漢 劉向 《列仙傳·蕭史》。 元 李孝光 《八月十八日送張仲舉置酒雲峰台望月》詩之一:“ 謫仙 被酒騎鯨去, 游女 吹簫學鳳鳴。”

(1).出遊的婦女。 唐 李白 《惜餘春賦》:“想游女於 峴 北,愁帝子於 湘 南。” 元 馬臻 《春歸曲》:“翠鴉游女卷香歸,一夜花神老風雨。” 清 魏源 《揚州病起春郊偶泛》詩之二:“游女那知陵谷感,紅橋白塔作中秋。”

(2).指妓女。 明 陳繼儒 《<楚江情>序》:“自《西樓記》出,海內達官文士、冶兒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郵驛之間,往往抄寫傳誦。” 蘇曼殊 《碎簪記》:“自由之女、愛國之士,曾游女、市儈之不若。”

張良臣名句,西湖晚歸名句

詩詞推薦

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錦相牽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