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塞防之爭

歷史字典解釋

清政府在邊疆防務問題上的一場爭論。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初阿古柏、沙俄侵入中國新疆;日本亦構釁於台灣。同治十三年(1874)清政府與日本交涉失利後,內部圍繞東南“海防”和西北“塞防”問題發生爭論。李鴻章等持議海防空虛,亟宜切籌,而喪失新疆無關緊要,主移塞防之餉增補海防。反之,湖南巡撫王文韶認為,“但使俄不能逞志於西北,則各國必不致構釁於東南”,應當專意塞防。陝總督左宗則主張“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在加強海防的同時,堅決用兵西徵收復失地。清廷於光緒元年(1875)三月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四月命李鴻章、沈葆禎分別督辦北、南洋海防事宜。旋左宗棠揮師入疆,剿滅阿古柏侵略勢力。李鴻章則著力于海軍的創建,但於抗禦外國侵略並無顯著功效。

詞語分解

  • 海防的解釋 為保衛國家安全,在沿海和領海內所採取的一切軍事措施。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八:“自上世以來, 中國 有海防而無海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只要上下齊心協力的認真辦起事來,節省了那些不

歷史知識推薦:吉林機器局

官辦軍用企業。清光緒七年由吳大澂創設于吉林城外松花江北岸,宋春鰲主持局務。機械設備全從歐美進口。九年正式投產。十一年增建火藥廠。所生產的槍彈火藥及兼造和改制的少量 * 、抬槍等,除按期供應本省邊防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海防塞防之爭歷史

相關歷史

海防塞防之爭_海防塞防之爭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