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令
官名。漢代置高廟令,員一人,六百石;世祖廟令一人,六百石。掌守帝王廟,案行掃除。唐前代帝王廟皆置,掌灑掃、釋奠之事。三皇、五帝、周文王、周武王、漢高祖及武成王廟各置一人,從六品下;五嶽四瀆廟各置一人,正九品上,掌祭祀。又有太子廟令,從八品下。為宗正寺太子廟長官,掌灑掃開闔及四時享祭事務。宋代五嶽、四瀆諸廟沿置,掌廟宇繕治修飾。廟之政令多由所在縣令主管,京朝官任知縣者稱管勾廟事,廟令或以令錄老耄不治事者充任。
廟令字典分解
廟的解釋 廟 (廟) miào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廟。宗廟。太廟。 供神佛或歷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廟。岳廟。寺廟。 王宮的前殿,泛指朝廷:廟堂。 筆畫數:8; 部首:
令的解釋 令 líng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lǐng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lìng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