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安撫使

安撫使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隋文帝開皇九年(589)遣柱國韋洸安撫嶺外,仁壽四年(604)又以楊素為河北道安撫大使,皆為行軍主帥之兼職。唐太宗貞觀(627—649)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諸州水旱,有安撫、巡察、存撫等名,後或以節度使兼任,德宗貞元(785—805)時又加置副使。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復置於西川陝西,以兩制為之。景德三年(1006)又置於河北沿邊,以雄州臣兼任。後陝西沿邊諸州亦置。仁宗慶曆二年(1042)湖南置一人,八年河北四路各置一人。徽宗崇寧二年(1103)河南置一人。掌總護諸將,統制軍旅,察治奸宄,肅清一道,總兵民之政,聽獄訟、頒禁令、定賞罰,稽錢穀、甲械出納之籍。若事難專決,則具可否稟奏; 機速邊防及士卒抵罪之事,則許便宜裁斷。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置於沿河、沿淮、沿江處,兼馬步軍都總管,以文臣充任。四年罷,改置鎮撫使。後復置,罷鎮撫使。遼朝易州置,又有九水諸夷安撫使,掌巡查邊境,招撫降叛等事。金朝置為安撫司長官,從一品。元朝沿置,位在達魯花赤下。明朝置為土官,即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所設安撫長官,從五品,由當地少數民族首充任,掌守疆土、修職貢。清沿置,為從五品土官,許世代承襲為安撫使司長官,掌轄區政務及土兵之事,受地方督撫節制。


官名。隋朝有安撫大使,為行軍主帥的兼職,由二品以上的官員擔任。唐朝前期為臨時派往戰後地區或災區的官員,稱安撫使;中期以後,各道都有節度使、觀察使,便不再設此官。宋朝則為掌管一方軍事和民政的官員,稱安撫使或經略安撫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有“帥司”之稱。由二品以上的官員充任時稱安撫大使。元朝僅在邊遠地區設定,位在宣慰使宣撫使之下;到明、清兩朝,僅是邊遠地區的武職土官。見《新唐書·百官四下·節度使》、《宋史·職官七·經略安撫司》、《明史·職官五·安撫司》、《清史稿·職官四·四川宣慰使司》。

詞語分解

  • 安撫使的解釋 官名。 隋 代曾設安撫大使,由行軍主帥兼任。 唐 代前期派大臣巡視撫恤經過戰爭的地區或災區,稱安撫使。 宋 代為掌管一方軍民兩政之官,稱安撫使,或稱經略安撫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時
  • 安撫的解釋 安息、撫慰發怒或焦慮的人詳細解釋.安頓撫慰。《東觀漢記·鮑永傳》:“拜僕射,行將軍事,將兵安撫 河東 。” 唐 李德裕 《賜回鶻可汗書》:“朕念其無主可歸,且令安撫。”《花月痕》第四回:“於是合兵
  • 使的字典解釋 使 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主客少卿

官名。北魏置。《魏書·官氏志》: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 又置司空、主客、太倉、庫部、都牧、太樂、虞曹、宮輿、復育少卿官。”太和十七年定為三品上,二十三年複次職令時,無此職。

安撫使_安撫使介紹_歷史知識
安撫使_安撫使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安撫使_安撫使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