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大將軍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東漢初臨時設定,統兵征戰,事迄則罷。魏、晉制度,驃騎將軍為重號將軍,僅次於大將軍,高於諸名號大將軍,本不須加“大”。然兩晉將軍名號愈授愈濫,遂又增置此號,居諸名號將軍之首,一品。多加於權臣元老,以示尊崇,開府置僚屬,不領兵。十六國、南北朝因之。南朝宋一品,梁二十四班,陳一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一品中,二十三年改從一品。北齊因之。西魏、北周實行府兵制,用作開府府長官軍號,九命。隋朝改置驃騎將軍。唐高宗顯慶元年(656)置為從一品武散官。五代、北宋初沿置,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後廢。
將軍名號。漢朝的驃騎大將軍地位僅次於大將軍,為第二高級將帥。東漢光武帝以景丹為驃騎大將軍,位在三公下。唐代驃騎大將軍為從一品的武散官;宋與唐同。見《通典·職官十六·驃騎將軍》、《新唐書·百官一·兵部》、《宋史·職官九·武散官》。
詞語分解
- 驃騎的解釋 飛騎。也用作古代將軍的名號詳細解釋.古代將軍的名號。《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元狩 二年春,以冠軍侯 去病 為驃騎將軍。”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驃,一亦作‘剽’。” 張守節 正義:“《漢書
- 大將軍的解釋 武官名。始於戰國,漢代以後歷代沿置,為將軍的最高或較高的稱號大將軍仁慈不肯發令。;;《廣州軍務記》詳細解釋.古代武官名。始於 戰國 , 漢 代沿置,為將軍最高稱號,多由貴戚擔任,統兵征戰並掌握政權,
歷史官職推薦:奮威校尉
官名。東漢獻帝建安—中孫權置。《三國志·全琮傳》:“孫權以琮為奮威校尉,授兵數千人,使討山越。因開募召得精兵萬餘人,出屯牛渚。” 官名,東漢末年孫權置,位低於將軍,掌帥軍征伐。《三國志·吳書·全琮傳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驃騎大將軍歷史
猜你喜歡
陳吾德的歷史解釋
字懋修,歸善今廣東惠空谷幽蘭的歷史解釋
空谷空曠寂靜的山谷。夸呂的歷史解釋
生卒伏連籌子。魏節閔巴碌頭的歷史解釋
古海角名。即今印度尼劉珙的歷史解釋
南宋建寧崇安今福建武剝床及膚的歷史解釋
剝剝落。大床已剝落,留住飛雲的歷史解釋
源見響遏行雲。形容歌處堂燕鵲的歷史解釋
同處堂燕雀。明李贄忠辭曹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西漢丞相府所林文俊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福建莆田人,字明星玉女的歷史解釋
太平廣記卷五十九引集馬家窯文化的歷史解釋
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沈淮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東川。浙江鄞縣僰道縣的歷史解釋
戰國秦置,屬蜀郡。治白山戍的歷史解釋
唐於白山縣故城置,在張憲的歷史解釋
生卒五代時晉陽人,字今之視古亦猶後之視今的歷史解釋
見後之視今,亦猶今之逡遒縣的歷史解釋
西漢置,屬九江郡。治陳良謨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浙江安吉人,字勞山的歷史解釋
亦作牢山嶗山。在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