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都督

都督

①領兵將帥。東漢末始置。《後漢書·袁紹傳》: “紹乃分 (沮) 授所統為三都督,使授及郭圖、淳于瓊各典一軍。”北魏置大都督,左、右都督西魏亦置。②軍中統兵或管理雜務的低級軍官。西魏、北周府兵中置,位在大都督、帥都督之下,七品。並參見“營都督”。③漢末烏丸置,為部族軍事首領。④地方軍政長官。三國魏文帝黃初 (220—226) 初年置,稱都督諸州軍事,領駐在州刺史,兼理民政。無固定品級,多帶將軍名號。蜀、吳亦均置於軍事要地。如漢中都督、康降都督等。晉、南北朝沿置,為地方軍政長官,分使持節、持節、假節三種,職權各有不同,北周時改總管。唐高祖武德 (618—626) 中復舊名,總一州事務。太宗貞觀 (627—649) 中分上、中、下都督府,皆置一人,大都督府從二品、中都督府正三品、下都督府從三品。開元後,節度使成為地方軍政長官,都督遂成虛設。唯並、蓋、荊、揚、潞五州猶存,為贈官。宋初政區置都督府,置都督、大都督或下都督,多以親王充任,有缺,則以知府事為長官,掌本府兵民之政。⑤ 隋朝置為牧畜官。驊騮牧、二十四軍馬牧置大都督、帥都督,驃馬牧置帥都督,原州羊牧置大都督,苑州十二馬牧置大都督、帥都督。⑥ 最高軍事長官。三國魏置,稱都督中外諸軍事,掌全國軍務。南宋以宰相兼,總督諸路軍馬。元末朱元璋曾置大都督府,下設大都督、左右都督等。參見“大都督府”、“都督府”、“五軍都督府”。


官名。1、軍事長官、領兵將帥。漢末三國初已有此稱:“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見《三國志·吳書·魯肅傳》。魏、晉、南北朝有都督中外諸軍事、大都督,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西魏、北周、隋文帝時,在各軍府中設大都督、帥都督、都督,到隋煬帝時,都督的權勢已很輕。南宋的都督、同都督等,多為執政官出任臨時統帥之稱。元朝大都督為正二品,“管領左右欽察兩衛、龍翊侍衛、東路蒙古軍元帥府、東路蒙古軍萬戶府、哈刺魯萬戶府”。明朝設五軍都督府,每府設左右都督(正一品),分掌全國軍事。清初沿用明制,後廢。

2、地方軍政長官。魏晉以後,都督諸州軍事多兼任駐地州刺史,為該地區的軍政長官。北周和隋改稱總管,唐朝又稱都督,根據州的等級設大、中、下都督府,各設都督,後以節度使、觀察使為地方軍政長官,都督便名存實亡。民國初,各省設都督,為一省軍政長官。

3、警衛官,類似後世的衛隊長。“寧先以銀盌酌酒,自飲兩盌,乃酌與其都督。都督伏……都督見寧色厲,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銀盌。”見《三國志·吳書·甘寧傳》。“張達、范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見《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參看《魏書·官氏志》、《宋書·百官上》、《舊唐書·職官三》、《元史·百官二·大都督府》、《明史·職官五·五軍都督府》、《文獻通考·職官十三·都督》、《續通志·職官四·大都督府》、《續通志·職官七·五軍都督府》。

都督字典分解

都督的解釋 (1) [governor of province;military governor]∶總兵。古代的軍事長官。清初總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官銜。民國初

都的解釋 都 dū 大都市:都市。都會。通都大邑。 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國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閒雅,甚都”。都麗。都雅。 總:都為一集。

督的解釋 督 dū 察看;監管:監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shu剗 )(亦作“督帥”)。督戰。督學。 責罰:督過(督察責備)。督責。 古代將官名:都督。督

不妨一看:都安縣【歷史地名】

①三國蜀漢置,屬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東南二十里導江鋪。《晉書· 李特載記》: 惠帝年間,“ (羅) 尚頻為特所敗,乃阻長圍,緣水作營,自都安至犍為七百里,與特相距”。南朝宋為汶山郡治。北周天和三年 (568)廢。②1916年改屏山縣置,屬廣西南寧道。治所即今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取都陽、安定二土司各一字為名。1955年改為都安瑤族自治縣。 (1)古縣名。三國蜀置,治今四川省都江堰市東。屬汶

都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