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白雲山

白雲山

①又作插漢和邵、察罕和碩。在今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南。清張穆《蒙古遊牧記》卷5喀爾喀右翼部:“旗北三十里有白雲山,蒙古名察罕和碩。”

②在今安徽涇縣西南。《方輿紀要》卷28涇縣:白雲山“在涇縣西南七里。下臨白雲潭。舊產茶入貢,今廢”。

③在今浙江平陽縣西南境,與蒼南縣接界。《清一統志·溫州府》:白雲山“在平陽縣西南百里,與雁盪相接,高出雲表,中有澗,闊數十步,游者援藤而進,名曰藤道。上有玉簾瀑泉、寒瀑泉,飛淙濺沫,最為奇勝”。

④在今江西安縣西北。《輿地紀勝》卷27瑞州:白雲山“在高安縣西北七十里。下有超果寺。山東西有澗,皆有瀑布水。柳州教授孫伯溫有記,謂之小麻姑”。

⑤在今福建連城縣東南百里。明《寰宇通志》卷47汀州府:白雲山“在連城縣南,峻嶒疊秀,高插雲漢,時有白雲覆頂,故名”。

⑥一名棋盤山。即今福建閩清縣西北棋盤山。《方輿紀要》卷96福州府閩清縣“鼎峰山”條:“又西曰白雲山,山勢最高,林木蓊蔚,白雲吞吐”,故名。《清一統志·福州府一》:白雲山“一名棋盤山, 中有仙峰巨石”。

⑦在今山東日照市西南。《清一統志·沂州府一》:白雲山“在日照縣西南三十里。《縣誌》:岡嶺四合,西偏缺處,竹木參差”。

⑧在今河南蘭考縣西十里。《方輿紀要》卷47蘭陽縣:白雲山“山下有張良洞,山東南即張城山。周圍三里,厥勢如城”。

⑨在今湖北蘄春縣北。《輿地紀勝》卷47蘄州:白雲山“在城(今蘄春縣北蘄水南岸)北四里。自旦及暮嘗有白雲繚繞其上。隋時建塔寺其上”。《方輿紀要》卷76蘄州:蘄春廢縣,“《城邑考》……景定四年蒙古據白雲山,州將王益遷州治麒麟山”。

⑩在今湖北嘉魚縣南。《清一統志·武昌府一》:白雲山“在嘉魚縣南十里。一名白面山。山石皆白”。

(11)在今湖南醴陵市東六十里。《方輿紀要》卷80醴陵縣:白雲山“山勢屹立,雲氣嘗覆其巔”。

(12)即邪薑山。在今湖南邵東縣東南,接衡陽、祁東二縣界。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

(13)在今湖南汝城縣南四十里。《方輿紀要》卷82桂陽縣:白雲山“高聳磅礴,周二三百里。頂有石岩,旁有九曲池,四時雲氣常暗,晴霽登望, 廣、韶、郴、桂,鹹在目中”。

(14)在今湖南黔陽縣南。《方輿紀要》卷81黔陽縣“金龍山”條下:“白雲山在縣(治今黔城鎮)東六十里。高二十里。白雲嘗繞其上。”

(15)在今廣東廣州市北郊。《輿地紀勝》卷89廣州:白雲山“在景泰山之東絕高處”。《方輿紀要》卷101廣州南海縣:白雲山在“府北十五里。山高聳,上多白雲。有九龍泉,流為大小水簾洞,又北為虎頭岩,岩麓有寶象峰。折而西南五里曰棲霞山,一名景泰雲峰山。景泰,六朝時僧名也。下有太霞、玉虹諸洞,又有滴水岩、聚龍岡,其東北六里為蒲澗, 皆白雲之勝也。《郡志》:府境名山曰白雲”。今闢為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為廣州市遊覽勝地。

(16)亦名筆山。在今四川梁平縣西。《輿地紀勝》卷179梁山軍:白雲山“去軍西一百里。平地突出,奇峰如筆,亦號筆山。丞相張無盡有詩云:‘白雲山上揖世尊,各以願力濟群生”。

(17)在今貴州長順縣東北。《清一統志·貴陽府》:白雲山“在廣順州(治今廣順鎮)東三十里。萬山環列,每旦有白雲從山頂起,因名”。清檀萃《黔囊》:“白雲山在貴陽城南七十里。明建文帝遯跡之所。上有羅永庵。”建文帝題詩於壁。

(18)在今陝西佳縣南。《方輿紀要》卷57葭州:白雲山“在州南五里”。《清一統志·榆林府一》:白雲山“石洞崢嶸重疊,為中州名勝”。山上有白雲山廟。

(19)在今蒙古國東南蘇赫巴托省北部克魯倫河南。金幼孜《北征錄》:明永樂八年(1410)五月,“發順安鎮,行十餘里,山多白雲,上召指示前山曰‘此即名白雲山’……度一山岡,遙見臚朐河”。《方輿紀要》卷45:白雲山“亦在漠北。《一統志》:永樂八年,六軍營於此。時四山雲氣潔白如練,因賜今名”。


(1)在福建省福安市西北。綿延數百里。主峰繆仙峰海拔 1448 米,為閩東沿海第一高山。有泉名“天池”,池內清泉流溢,產異草“午時蓮”,又稱“豆蔻草”,能治高血壓和婦科病。西南麓九龍洞,洞中有洞,似無數龍蛇穿引其間。洞上部岩壁陡峭,一條瀑布從上跌落,傾入岩底,洞內潭水深不可測。附近牛山“銀坑洞”,相傳明成化年間開採銀礦盛極一時,有“三千挑糧客,四萬掘銀人”之說。今洞猶存。山北曉陽村是南宋愛國詩人謝翱(1249—1295)的祖居地。村中心的“太后公廳”,為紀念鄉人、閩王王審知皇后謝貴娘而建。民俗以農曆六月初一為“進香節”,畲族男女聚會對歌,通宵達旦。山麓坦洋村是著名“坦洋工夫茶”的發祥地。(2)在江西省泰和、吉安、興國三縣市交界處。海拔820米。頂峰西面石岩下有座古廟,前後兩棟相連,中有天井。分上下兩層,樓下是片石結構,樓上是木板隔榻,三面有吊樓。1931年5月16日,朱德、毛澤東在此指揮了第二次反“圍剿”戰鬥的第一仗,敵二十八師全軍覆沒,為粉碎第二次“圍剿”奠定了勝利的基礎。(3)又稱白雲寺。在湖南省保靖縣城西。平均海拔900米,主峰白雲峰海拔 1320 米。為縣最高峰。冬春兩季山上白雲繚繞,大霧茫茫,故名。主要由石灰岩和砂頁岩構成。資源豐富,盛產松、杉、竹、油茶。礦藏有煤、鉛等。山上建有畜牧場。“白雲嵐針”為全國名茶之一。(4)在廣東省廣州市北郊。由三十多座山峰組成。主峰摩星嶺,海拔382米,峰頂常有白雲飄繞,故名。登摩星嶺頂,廣州全景,歷歷在目。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雲晚望”、“蒲澗濂泉”、“景泰僧歸”,都在此山。有滴水岩、雲岩、“白雲晚望”、“天南第一峰”、明珠樓、水月閣、蒲澗、九龍泉、百花冢等古蹟勝景。建國後,在摩星嶺南北兩面,分別闢山頂公園和山北公園,又辟雙溪旅舍、白雲山莊、松濤別院等旅舍。南麓的麓湖也闢為麓湖公園。西麓有白雲山機場。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5)又稱大雲山。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東北。為兩廣界山,亦為梧州山城東北屏障。海拔367米,山體陡峻,為寒武系變質砂頁岩組成。盤山公路直達山頂,為旅遊觀光勝地。有電視轉播站、雲峰亭、龍泉飛瀑、古炮台、伏虎岩、觀光亭等名勝古蹟。俯瞰可見山城全景,西江、桂江交叉匯合,奔流東去,匯合口處稱鴛鴦江,清濁相間,舉世無雙。(6)在貴州省長順縣廣順東20千米處。主峰海拔 1436 米。山頂方廣百畝,常有白雲覆罩,陰晴不散,故名。又謂山形如螺擁,一稱螺擁山。這一帶層巒疊嶂,林木蓊翳,遠望白雲山,不覺其高,登山始見群峰環擁,盡在足下。山中蚊蚋不生,盛暑不熱,隆冬少寒。遠近聞名的羅永庵,架閣二重。相傳明建文帝遜位逃至西南,由滇入黔後居此。庵內有建文題壁詩三首,廣順州知州韓之屏彙刊於石。

白雲山字典分解

白雲山的解釋 在廣東省廣州市北郊。主峰摩星嶺,海拔382米。山巒起伏,林木蒼翠,有“嶺南第一山”之稱。有滴水岩、雲岩、白雲仙館、明珠樓、水月閣、白雲山莊、松濤別院、麓湖等名勝

白雲的解釋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多學一學:白華【歷史典故】

《詩經.小雅》《白華》等佚篇《詩序》:“《白華》,孝子之潔白也……有其義而亡其詞。”《白華》,是《詩經.小雅》逸詩的篇名,《詩序》說:“白華,孝子之潔白也……有其義而亡其詞。”後用為詠孝親之典。今《詩經.小雅》中另有《白華》篇,內容與此不同。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南登吟白華,已見楚山碧。”唐.戎昱《閏春宴花溪嚴侍御莊》:“彩褥承顏面,朝朝賦白華。”

白雲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