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洞穴遺址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河南安陽縣西南五十二里北樓頂山東麓,面臨小南海,是一處岩溶洞穴。1960年3月修小南海水庫時發現。洞口寬3米,高2.5米,深約50米。文化層厚6米,堆積分五層。出土七千多件人工打制石器及各種動物化石,並發現灰燼。動物化石有野驢、披毛犀、羚羊、駝鳥蛋等。是河南省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

詞語分解

  • 遺址的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古城遺址詳細解釋亦作“ 遺阯 ”。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今臺無遺址,溝池已平。” 唐 劉禹錫 《山陽城賦》序:“

歷史地名推薦:大沙井城

明築,屬靈州守御千戶所。在今寧夏靈武縣東南四十里。明嘉靖《寧夏新志》卷引巡撫、都御史馮清《沙井道中詩》:“馬足凌兢一徑斜,曉來天際爛雲霞。石溝雨過苔生石,沙井風旋草壓沙。”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小南海洞穴遺址歷史

相關歷史

小南海洞穴遺址_小南海洞穴遺址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