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布縣
在西藏自治區南部,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之間。屬日喀則地區。面積2100平方千米。人口3.1萬。轄1鎮、8鄉。縣人民政府駐德吉林鎮。仁布,系用漢字譯寫的藏語地名,意為“聚寶地、多寶”。曾譯領思奔寨、仁本、仁繃、仁朋、仁蚌、仁穆、侖彭、侖朋、能本、林繃、林奔。元為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轄地。境內時屬元代所置十三萬戶之一的羊卓雍萬戶府轄區。明系烏思藏行都指揮使司領地,時在縣境始設西藏基層政權十三大宗之一的仁蚌(又譯仁布)宗。仁蚌家族,在吐蕃王朝時期就為西藏的名臣貴族,其後裔曾任帕莫主巴政權的攝政。後仁蚌家族的勢力日益壯大,帕莫主巴政權的大權全落入仁蚌家族子孫之手。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藏巴第司(仁蚌家族)地方政權推翻帕莫主巴政權,管理前、後藏地區。崇禎十五年(1642年),歸順明朝的蒙古族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應五世達賴與四世班禪之邀,揮師進藏滅藏巴第司地方政權,統轄了前、後藏。清代,仁布(曾譯仁蚌)宗歸原西藏噶廈地方政府轄。1960年仁布宗改設仁布縣,治德吉林,屬江孜專區。1964年屬日喀則專區(1970年改地區)。地處雅魯藏布江南部,由東向西橫貫境內的門曲(又譯曼曲),在縣西北匯入雅魯藏布江。屬高原溫帶氣候。經濟以農為主,農牧相結合。農產有青稞、春小麥、冬小麥、豌豆、油菜籽等。畜產有氂牛、犏牛、藏系綿羊、山羊等。野生動物有獐、水獺、旱獺、猞猁、狐狸、雪豹、黃羊等。有貝母、黃芪、大黃、雪蓮等藥材。礦產有鉻鐵、鉛鋅、硫黃、玉石、花崗石、大理石等。境內有4座小型水電站,並有糧油加工業。民族手工業有玉石加工廠、卡墊廠。其中“仁布玉”及製品在西藏自治區境內享有盛譽。中尼公路穿越境內,從縣駐地修有專線公路與其相連。名勝古蹟有仁布強欽寺,寺內現存西藏三大佛之一的紫銅鑄成的大強巴佛像。
仁布縣字典分解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