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
清水江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今廣西武鳴縣中部武鳴河。源出馬山縣古零鄉,南流經武鳴縣,西流入隆安縣境,注入右江。《方輿紀要》 卷111思恩府: 清水江 “在府北。東南流,城中有通津水、橋利水俱流合焉,下流會於大欖江”。
②即今廣西上林縣之清水河。《清一統志·思恩府》: 清水江 “一名北江。源出古零土司界,東流入上林縣,至章光嶺與南江合,經縣北,又東入遷江縣界,為清水江,經縣南折北,流至縣東北入紅水江”。
③亦名清水、黃沙江、青川江。即今四川廣元市西南白龍江支流下寺河。《水經·漾水注》: 小劍水“東北流徑其 (小劍) 戍下入清水,清水又東南注白水”。《方輿紀要》 卷68昭化縣: 清水江 “在縣西北二十里。自青川千戶所東流入縣境,至縣北合白水江。又東南流合嘉陵江。其水清漣瀅碧,因名”。
④在今貴州錦屏縣南。《方輿紀要》 卷121五開衛: 清水江 “在衛西南。即新化江也。江水清深,旁皆亂石叢箐,為生苗巢穴,可通竹木牌筏,至靖州之遠口堡”。 至湖南黔陽縣西南黔城與��水合, 東流為沅江。
⑤上游為南明河,出貴州長順縣東北境,北流徑貴陽至開陽縣東北合烏江。明郭子章《黔記》 卷8:“(貴陽) 東一百五十里有清江水 (《清一統志》 引作“清水江”),其水甚清冽,岸峰壁立,崎嶇難行,乖西、巴鄉諸部苗佬倚此為險。” 明天啟二年(1622) 水西安邦彥反,圍貴陽,撫臣王三善分兵由此馳救。
(1)烏江支流。在貴州省中部。上源南明河源於平順縣與貴陽市花溪區交界的野雞岩山麓,東北流至龍里縣兩岔河匯獨水河後稱清水江,經龍里、福泉、甕安等縣市境,北流到開陽縣東北入烏江。長514千米,流域面積1.72萬平方千米。天然落差739米,水能資源豐富。建有花溪、松柏山、阿哈等中小型水庫,並建有十餘座水電站。主要支流有獨水河、小車河、南貢河等。明天啟二年(1622年),水西安邦彥反,圍貴陽,巡撫王三善分兵由此馳救。(2)又稱清水河。沅江上游。在貴州省東部。源出都勻市西北與貴定縣交界處的牛篷山麓,自西南向東北流至天柱縣金子附近入湖南省境,匯黔城鎮的㵲陽河(㵲水)後稱沅江。長542千米,流域面積3.04萬平方千米。支流眾多,主要有重安江、新平河、巴拉河、南哨河、巫下江、六洞河、亮江、鑒江河、對江等。落差較大,建有小電站多座。重安江匯口以下,為湘、黔水運要道,黔東林區木材大部由此放排外運。參見“沅江”。
詞語分解
- 清水的解釋 清澈的涼水詳細解釋.澄澈的水;白水。《漢書·韓安國傳》:“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五回:“原來那瓶子裡,全是
- 江的字典解釋 江 ā 大河的通稱:江山。江河。江天。江乾(乶 )(江邊)。江心補漏(喻錯過時機,補救已遲)。 特指中國長江:江防。江漢。江淮。江左(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亦指東晉、宋、齊、梁、陳各代的全部地區)。
歷史地名推薦:昆陽關
在今河南葉縣北。《方輿紀要》 卷葉縣: 昆陽關 “在故昆陽城北,亦為昆陽鎮,有兵戍守。一名陽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清水江歷史
猜你喜歡
趙武靈王墓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北邯鄲縣西北三甘泉宮的歷史解釋
一名雲陽宮。在今陝西
畫中有詩的歷史解釋
畫裡富有詩意。宋蘇軾
汝南埠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南正陽縣東六十
郎岱廳的歷史解釋
清雍正九年置,屬安順
魚書雁信的歷史解釋
同魚書雁帖。雍熙樂府
喇嘛印務處的歷史解釋
清代理藩院所屬機構。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的歷史解釋
書名。清王錫祺編。初墨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山東平度市東北六
素舒的歷史解釋
源見月御。月的別稱。
傾城而出的歷史解釋
晉林子荊征西官屬送於
高沙鎮的歷史解釋
在湖南省洞口縣東南部
丹溪的歷史解釋
即今四川重慶市巴南區
文獻皇后的歷史解釋
即獨孤皇后。
彭衙之戰的歷史解釋
春秋時秦國晉國之間的
山莊的歷史解釋
集鎮名。在江西省安福
臥白雲的歷史解釋
源見白雲心。指山中隱
姚彥章的歷史解釋
五代時汝南人。少沉勇
晉宣狼顧的歷史解釋
晉書宣帝紀宣皇帝諱懿
大王廟鎮的歷史解釋
在遼寧省綏中縣中北部
相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