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嶽)
歷史字典解釋
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傳說為群神所居,歷代帝王多往祭祀。《禮記·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嶽為王、為帝。明太祖尊五嶽為神。《爾雅·釋山》對五嶽有兩種說法:篇首云:“河南華、河西岳、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下文又云:“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後世對此有不同解釋。五嶽制度實始於漢武帝,謂堯、舜時即已有之,乃漢代經學家的附會。漢宣帝時確定以今河南嵩山為中嶽,山東泰山為東嶽,安徽天柱山為南嶽,陝西華山為西嶽,河北恆山(今曲陽縣西北)為北嶽。其後又改今湖南衡山為南嶽。隋文帝後遂成定製。明弘治中於今山西渾源縣恆山建北嶽廟。清順治中移祀北嶽於此。
詞語分解
- 五嶽的解釋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詳細解釋亦作“ 五嶽 ”。.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古書中記述略有不同。指東嶽 泰山 、南嶽 衡山 、西嶽 華山 、北嶽 恆山 、中嶽
歷史地名推薦:開元坡
在今陝西富縣北。唐韋莊《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詩:“開元坡下日初斜。”即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五嶽(嶽)歷史
猜你喜歡
北陳郡的歷史解釋
北齊置,治所在今安徽白玉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遼寧大連市旅順區韓茂的歷史解釋
生卒北魏安定安武人,聶北的歷史解釋
春秋邢邑。在今山東茌應天順人的歷史解釋
易革湯武革命,順乎天四安鎮的歷史解釋
又作泗安鎮。北宋置,大伾山的歷史解釋
一作九曲山。伾或作岯黃表的歷史解釋
明湖廣鹹寧人,字一屏百舍重繭的歷史解釋
又作百合重趼。戰國策徐理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河南西平人。洪食醫的歷史解釋
官名。周禮天官之屬。烏喇特前旗的歷史解釋
俗稱西公旗。清順治五太陽黑氣的歷史解釋
天文學名詞。即現代天舉敘司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清末法部八司彭鉉的歷史解釋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仲南昌府的歷史解釋
五代南唐交泰元年升洪新洲的歷史解釋
一名薛家洲。在今江蘇刀山火海的歷史解釋
比喻極其危險和艱苦的孟宗哭竹的歷史解釋
同孟宗泣筍。魯迅且介臼杵之交的歷史解釋
東觀漢記吳祐傳公沙穆
相關歷史
![五嶽(嶽)_五嶽(嶽)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