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鎮
和平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今浙江長興縣南四十里和平鎮。宋 《嘉泰吳興志》 卷10: 長興縣有和平鎮。《方輿紀要》 卷91長興縣: 和平鎮 “在縣南五十里。宋置稅務於此,元改巡司。明初廢”。
(1)在山西省汾西縣東南部。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人民政府駐和平,人口 1100。其名取“和好平安”之意;一說系由黃皮雅化而來。1949年屬汾西縣三區,1956年設和平基點,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鎮。地處黃土丘陵溝壑區。主產小麥、玉米、棉花。特產紅棗、梨。有煤礦。公路通霍州、洪洞、蒲縣、汾西等地。(2)在吉林省東豐縣西南部,西鄰遼寧省。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1.9萬。鎮人民政府駐老荒營,人口 9860。1961年取境內村名設和平公社,1984年改鎮。主產玉米,並產人參、鹿茸。有機械、農機、制磚等廠。202國道經此。(3)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西南部。面積198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解放村,人口 2650。1946年設西和區,1949年改第三區。1956年設和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改鎮。主產玉米、小麥。有建材、糧油加工等廠。公路通青山等地。(4)在黑龍江省泰來縣西部。面積311平方千米。人口1.9萬。鎮人民政府駐長青村。1950年稱第十區,1955年改稱和平區。1956年設和平鄉,1958年併入塔子城公社。1962年成立和平公社,1967年改向陽公社,1969年復稱和平公社,1984年復和平鄉,2000年設鎮。產玉米、高粱、穀子、花生、葵花子等。有養羊、養牛等業及建材、農機修造等廠。(5)在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南部。面積57.7平方千米。人口3.1萬。鎮人民政府駐和平,人口 5800。以境內和平農場命名。1966年從武墩公社析置和平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改置鎮。產稻、小麥、玉米、蔬菜等。有水泥製品、鞋帽、麵粉、畜禽加工等廠。有公路通市區。(6)在浙江省長興縣東南部,東鄰湖州市。面積95.2平方千米。人口2.9萬。鎮人民政府駐和平,人口 2530。宋設稅務及酒庫,元設稅務及巡司。清乾隆年間置和平鎮。1985年置鎮。產稻、油菜籽、茶葉、毛竹等。有硼砂礦和石料、花崗石等廠。商貿頗盛。公路通縣城。(7)在福建省邵武市西南部、和田溪北岸。面積192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和平,人口 4550。原名禾坪,雅稱為今名。清為和平分縣治所。1949年設和平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鎮。早在唐代就圩市繁榮。屬丘陵地形,金溪和田溪兩岸有狹長小平原,為主要產糧區。盛產茶葉,尤以“關心茶”著名。有採礦(硫鐵礦和鎢礦)、制茶、農具、糧油加工等廠(礦)。鎮區多明、清建築。為市西南部農貿集市。古蹟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奎光塔、光雲寺等。(8)在福建省漳平市中部。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1.2萬。鎮人民政府駐和平,人口 2720。以明屬居仁里和坪社衍為今名。1952年設和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4年置鎮。產稻、木材、柑橘、油茶等。歷史上以產陶瓷聞名。有農機廠、煤礦、水電站。鷹廈、漳龍鐵路經此。福三、嶺和公路經此。名勝“石鼓迎仙”為“漳平八景”之一。(9)在湖南省桂陽縣中部偏北。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人民政府駐和平圩,人口 4800。鎮以駐地名。1950年為和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3年置鎮。主產稻,並產烤菸、大豆、油茶、花生、生薑、瓜果等。所產李子、楊梅有名。礦產有鉛、鋅、錳、鐵等。有錳礦、電站和修配廠。設有圩場。公路通塘灣與衡桂公路相接。(10)在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中部。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14.7萬。鎮人民政府駐中寨,人口 9140。盛產蚝,原名蚝坪。南宋末年文天祥率軍抗元,路經此地倡議改名和平。1952年為縣第四區,1955年稱和平區。1956年劃為花瓶、溪頭、港頭三鄉,1958年合設和平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地處練江下游沖積平原。為市稻高產區之一,柑橘主產地。山地種薪炭林、水果和茶葉等。淡水養殖為傳統副業,盛產鰱、鱅、青、草等魚。特產和平蔥餅、長 * 酒、熏雞。有眼鏡、塑膠、服裝、五金、機械、餅食加工等廠。為市主要海產品集散地之一。324國道經此。古蹟有和平橋、靈泉寺、大峰墓、報德古堂等。(11)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中部偏西。面積172平方千米。人口6.7萬。鎮人民政府駐和平圩,人口 3050。取“永久和平”意得名。1950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63年改區,1968年復公社,1984年改鄉, * 置鎮。產稻、甘蔗、花生、西瓜、生薑、薯類、荔枝、龍眼等。有罐頭、農機、鋸板、山楂、松香、紅磚等廠。有農貿集市。為“荔浦芋”、大烏圓、肉雞重點出口基地。公路通濛江、太平及平南縣。水路通濛江、太平等地。(12)在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東南部、乘坡河畔。面積31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人民政府駐乘坡圩,人口 7000。因地處乘坡河岸,故名。1986年建鎮。產稻、甘薯、橡膠等。有藤椅廠等。周圍有青梅、母生、毛丹等貴重木材。有珍貴動物金錢龜。有公路通224國道。(13)在貴州省惠水縣西北部,漣江、濛江匯合口。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85.4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和平村,人口 3500。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程番武勝軍安撫司,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後,歷為府、州、縣治所。1935年置和平鎮。1953年更名城關鎮,1958年撤鎮,1963年復置。1984年復名和平鎮。1991年惠明、斗篷二鄉併入。有造紙、煉鐵、醫療器材、農機、釀酒、木螺釘、工藝木器、製鞋等廠。所產黑糯米酒有名。貴羅、谷大公路在此交會。(14)在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東部、烏江沿岸。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4萬。鎮人民政府駐五街,人口 3670。元為沿河長官司治所。明設沿河祐溪長官司,為治所。清同治九年(1870年)設沿河彈壓同知。1913年始為沿河縣治。1932年置西岸鎮,後改和平鎮。1953年更名城關鎮。1958年改公社,1962年復置和平鎮。1967年更名紅旗鎮。1983年復名和平鎮。地處烏江河谷地帶。主產稻、玉米、小麥、蔬菜、瓜果。有農機、印刷、釀酒等廠。326國道與沿印公路交會於此。烏江通航。(15)在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南部。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1.7萬。鎮人民政府駐祁家莊,人口 1160。解放前屬金塔和金羊兩鄉所轄。1949年解放後屬金羊、金塔兩區所轄。1955年改建中心鄉。1958年中心、柏樹兩鄉合併設金塔公社。1962年析置和平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置鎮。產小麥、穀子、玉米、馬鈴薯、胡麻、甜菜、葵花子等。有農具、磚瓦、磷肥等廠。蘭新鐵路、312國道經此。(16)在甘肅省榆中縣西部。面積102.5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袁家營,人口 1700。“和平”之名系1949年解放蘭州時 * 所題。1949年為皋蘭縣定遠區和平鄉。1956年袁家營、沈家河、祁家坡、大池泉、菜籽山、蘭山六鄉併入。1958年分建蘭山、和平二公社,1963年劃歸榆中縣。1983年改和平鄉,1998年改鎮。隴海鐵路、312國道和蘭宜公路經此。
詞語分解
- 和平的解釋 非暴力的;不通過戰爭方式的採取和平戰略 指沒有敵對、爭端或騷亂的和平的環境 ∶沒有戰爭的和平的方法 ∶心平氣和,和洽安寧;溫和的;不猛烈的藥性和平詳細解釋.政局安定,沒有戰亂。《易·鹹》:“聖人感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建昌土衛
明洪武十五年 置,屬雲南都司,後改屬四川行都司。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東。萬曆後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和平鎮歷史
猜你喜歡
竺曾的歷史解釋
東漢人。新莽末任酒泉韓信的歷史解釋
前秦末人。戰國末韓襄董浜鎮的歷史解釋
在江蘇省常熟市東部,李長樂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漢春。安徽盱眙朱涇的歷史解釋
一作洙涇。在今上海市李蕘的歷史解釋
五代時孟人。仕後晉。武昌市的歷史解釋
年月析武昌縣城區置,女奚烈資祿的歷史解釋
生卒金鹹平人,本姓張務農息民的歷史解釋
資治通鑑漢紀獻帝建安羅敷的歷史解釋
借指美貌的女子。唐李伶倫的歷史解釋
源見伶倫鳳律。傳說為萬勝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南中牟縣北二十四目兩口的歷史解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強作解事的歷史解釋
強勉強。解事通曉事理潯江水的歷史解釋
在今湖南耒陽市東。方周康王的歷史解釋
西周國君。姬姓,名釗心平氣溫的歷史解釋
宋張鎡讀樂天詩學博才達縣市的歷史解釋
舊市名。年析達縣城區高壘深壁的歷史解釋
築起高深的壁壘。形容毛頭小子的歷史解釋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