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鎮
百丈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今四川 * 東北百丈鎮。《寰宇記》卷77百丈縣:“唐武德元年置百丈鎮。貞觀八年改鎮為縣。”
(1)在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東部、澡港河流經。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百丈,人口 2000。古有太平橋,距東面童家木橋、南面二頂橋、西面徐龍橋、北面北河門各約百丈,鎮因此得名。1949年設百丈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5年由武進市劃入常州市。1996年改置鎮。產稻、小麥、油菜籽、蠶繭、淡水魚等。有農機、醫藥、建材等廠。常圩公路經此。(2)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西北部,鄰安吉縣。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1.1萬。鎮人民政府駐百丈,人口 2000。以百丈嶺得名。1949年為百丈鄉,1958年改為公社,1984年復鄉, * 置鎮。盛產毛竹、茶葉。有鑄造、絲綢、紡織、造紙、食品、竹器等廠。北有獨松、幽嶺關。彭安公路經此。(3)在浙江省泰順縣北部。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1萬。鎮人民政府駐百丈,人口 4500。宋時此至飛雲江平陽坑地共99丈(灘),又地處司前、洪口溪匯合口,故名。簡稱百丈。民國時置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復置鎮。司前、洪口溪流經。產稻、番薯、茶葉。有工藝品、竹木製品、陶瓷等工廠。昔為縣內水運要衝,浙閩邊境物資集散地。抗日戰爭時北洋工學院曾遷此。公路通縣城。境內有下革、窯背古窯址,為南宋時期青瓷窯遺址。(4)在四川省 * 北部。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百丈,人口 5000。昔境有千尺深潭,得名百丈。1949年為百丈鄉,1958年為百丈公社,1983年復鄉,1985年置百丈鎮。有磷肥、標準件、小水電、機磚、農機、木器、糧油加工等業。為縣內第二大場鎮,農副產品集散地,處川藏公路要衝,縣北交通中心。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著名的百丈決戰主戰場即此。有百丈湖旅遊區。
詞語分解
- 百丈的解釋 .極言高、深或遠。 漢 枚乘 《七發》:“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夤山
在今湖北蘄春縣東南。《清一統志·黃州府一》: 夤山 “在蘄州東南八里。一名迎山。一名銀山。山半有小庵。明高啟避跡於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百丈鎮歷史
猜你喜歡
歷林口的歷史解釋
當在今遼寧遼河下游以俞時中的歷史解釋
元婺州浦江人,字器之知時鶴的歷史解釋
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楊嗣的歷史解釋
生卒宋瀛州人。楊信弟八秩的歷史解釋
代稱八十歲。唐白居易三餉的歷史解釋
明末額外增加的遼餉剿刀鋸之餘的歷史解釋
偏正指受審判的人。漢小說界革命的歷史解釋
清末開始的小說改良運擲果滿車的歷史解釋
同擲果車。明無心子金御史房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北宋元豐六年五女山山城的歷史解釋
即 * 早期的紇升骨盂的歷史解釋
即邘。西周封國。在今望賢宮的歷史解釋
唐開元中建。在今陝西普爾的歷史解釋
* 爾語的音譯。一作張庭瑞的歷史解釋
生卒元臨潢全州人,字流外官的歷史解釋
官制用語。唐朝稱流外高門原的歷史解釋
在今陝西韓城市西南二不名一錢的歷史解釋
名原指給銅錢鑄上鄧氏劉斌的歷史解釋
定州今河北定縣人。其石橋鋪鎮的歷史解釋
在四川省大竹縣東北部
相關歷史
![百丈鎮_百丈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