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封龍山

封龍山

①又名飛龍山。在今河北元氏縣西北。《寰宇記》 卷61鎮州獲鹿縣: “飛龍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封龍山。” 《清一統志·正定府一》: 封龍山,“ 《舊志》: 山勢如伏龍欲飛狀,峰巒泉石,迴環錯列,稱為奇勝”。故名。

②即今山西渾源縣西南四十里龍山。《魏書·太宗紀》: 泰常二年 (417),“司馬順之入常山,流言惑眾,稱受天帝命,年二十五應為人君,遂聚黨於封龍山”,即此。金末,元好問、李治、張德輝常游此山,時號 “龍山三老”。


(1)古山名。(1)又稱龍山。即今山西省渾源縣西南龍山。因夏時雨過,山氣上騰如龍,故名。北魏泰常二年(417年),司馬順之入常山,遂聚黨於封龍山,即此。(2)又稱飛龍山。在今河北省鹿泉市南。西晉永嘉三年(309年),石勒寇常山,安北將軍王浚使鮮卑騎救之,大破石勒於此。(2)今山名。在河北省元氏縣西北部,北距石家莊市約20千米。勢如伏龍欲飛,故又名飛龍山。主峰龍首峰海拔800余米。為河北歷史名山。山坡之陽有龍山書院,是東漢學者李躬講學之所。唐郭元振,宋李昉、張皤叟,金李冶元安熙等名人都曾在此講學。漢碑鴻跡、書院春風、槐龍交翠、雙井懸鏡和松柳姻緣,是封龍山“五絕”佳景;還有風動石、影廈石、蛤蟆石等崇石奇構。封龍山石窟碑碣如林,其中《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是1989年從正定隆興寺內掘得的已絕跡十幾年的漢碑瑰寶,是元氏縣被譽為“漢碑鴻跡”的六通漢碑中最早的一通和最晚的一通。

封龍山字典分解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看一看:封陵【歷史地名】

一名風陵。在今山西芮城縣西南風陵渡鎮。《史記·魏世家》: 魏襄王十六年 (前303),“秦拔我蒲反、陽晉、封陵”。二十三年 (前296),“秦復予我河外及封陵為和”。均此。 又作風陵或封谷。因有津渡,也稱封陵渡或風陵津。相傳有風后(女媧)陵,故名。在今山西省芮城縣西南、黃河北岸。《水經注·河水》:“潼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戰國屬魏。魏襄王十六年(前303年),秦拔

封龍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