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還鄉

二疏還鄉怎么寫好看

二疏還鄉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二疏,西漢大臣疏廣和侄子疏受,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西南)人。漢宣帝時,疏廣任太子太傅,疏受任太子少傅。叔侄同任太子的老師,朝廷上下以為美談。5年後,太子12歲,已通曉《論語》和《經》。疏廣對疏受說:“我聽說:‘知足者不會遭受羞辱,適可而止者不會陷於困境。’‘功成身退,合於天道。’現在我們歲俸二千石,功成名就,此時不辭官,恐後悔不及。我們告老辭官,返回故鄉,以終天年,不是很好嗎?”疏受叩頭從命。後來皇帝批准他們告老還鄉,賜給金20斤,太子贈給黃金50斤。在東都門外為二疏送行的車有幾百輛。人們都交口稱讚他們有賢德。後以此典稱頌功成身退的美德。

【出典】:

漢書》卷71《疏廣傳》3039、3040頁:“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也。”“廣徙為太傅,廣兄子受字公子,……拜受為少傅。”“太子每朝,因進見,太傅在前,少傅在後。父子並為師傅,朝廷以為榮。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後悔,豈知父子相隨出關,歸老故鄉,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受叩頭曰:‘從大人議。’即日父子俱移病。滿三月賜告,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祖道,供東都門外,送者車數百兩,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泣。”

【例句】:

晉·張協《詠史》:“藹藹東都門,群公祖二疏。” 北周·庾信《奉和趙王隱士》:“洛陽征五隱,東都別二賢。” 唐·魏徵《隋書·韋世康傳》:“欲追縱二疏,伏奉尊命。” 唐·李白《擬古十二首》之5:“達士遺天地,東門有二疏。” 唐·杜甫《故右僕射相國張公九齡》:“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 唐·吳筠《覽古》:“二疏返海濱,蔣詡歸林園。” 唐·白居易《長樂亭留別》:“優詔幸分四皓秩,祖筵漸繼二疏歡。” 唐·蔣防《題賓客新豐里幽居》:“退跡依三徑,辭榮繼二疏。” 唐·杜光庭《懷今古》:“君不見四皓避秦峨峨戀商嶺,君不見二疏辭漢飄飄歸故林。” 宋·師道《上晁主客》:“兩疏父子共含香,不獨家榮國有光。” 宋·沈瀛《減字木蘭花·二勸》:“酒巡未止,聽說二疏歸可喜。” 宋·克莊《水龍吟·壽趙癯齋》:“昔人風雅誰高,二疏盛日還鄉里。”

詞語分解

  • 二疏的解釋 亦作“ 二疎 ”。指 漢宣帝 時名臣 疏廣 與兄子 受 。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同時以年老乞致仕,時人賢之。歸日,送者車數百輛,設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 晉 張協 《詠史》:“藹藹 東都門
  • 還鄉的解釋 返回鄉里。《南史·劉之遴傳》:“ 武帝 謂曰:‘卿母年德並高,故令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老弟,你這年紀正好給朝廷出力,為什麼倒要告退還鄉。” 聞一多 《紅燭·太陽吟》詩

歷史典故推薦:悒悒不樂

悒悒:憂悶貌。憂悶不快樂。漢.班固《漢武帝內傳》:“庸主對坐,悒悒不樂,夫人可暫來否?若能屈駕,當停相須。”唐.薛調《劉無雙傳》:“塞鴻每言:‘郎君年漸長,合求官職。悒悒不樂,何以遣時?’”《聊齋志異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二疏還鄉歷史

相關歷史

二疏還鄉_二疏還鄉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