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指人知道滿足,就不會因需求過度而受到侮辱;能夠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因過度貪求而遭遇危險。後因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為知足不受辱,知度不遭險之典故。宋.蘇軾《黃州安國寺記》:“寺僧曰繼連,為僧首七年,得賜衣,又七年,當賜號,欲謝去,其後與父老相率留之。連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謝去。”
並列 殆,危險。知道滿足,就不會招致羞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遭致危險。語出《老子》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漢書·疏廣傳》:“吾聞‘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褒義。用於勸誡為人方面。也作“知止不殆”、“知止不辱”、“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知足不殆”、“知足不辱”、“知足知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字典分解
知足的解釋 [be content with one’s lot] 知道滿足,滿足於已經得到的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