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諸是誰 專諸刺僚是怎么回事他為何要刺殺吳王僚

刺客是人類歷史中一種特殊職業,常由於政治、私怨等原因,負責對某個目標人物實施謀殺或暗殺。古來刺客都背負著艱巨的職責,他們並非不講道義之人,相反很多刺客擁有較高的素養,他們講義氣、重氣節,為了目標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很多刺客因為高標準的道德水準而被太史公寫進了書里,《史記·刺客列傳》里就記載了好多刺客俠士的事跡,其中有四位特別突出,專諸,聶政,豫讓,荊軻,常被人稱為“四大刺客”。

專諸是誰 專諸刺僚是怎么回事他為何要刺殺吳王僚“士為知己者死”,刺客以視死如歸的氣魄撼動山河,他們的事跡真真假假地流傳在百姓的口中。由於年代久遠,史書中記載專諸的文字並沒有那么濃墨重彩,所以比起其他的刺客來,專諸還算不上是個大牌兒!不過,專諸對於歷史來說,卻有著超乎尋常的意義,因為他直接決定了歷史的走向。專諸的人生是和歷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聯繫在一起的,他就是伍子胥。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本來是楚國(今屬湖北監利)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伍子胥的老爹伍奢曾為楚平王太傅,因受費無忌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由於有人通風報信,伍子胥才躲過一劫,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那么,專諸和伍子胥又是怎么認識的呢?

專諸,春秋時吳國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區西北)人,據《吳越春秋》記載,伍子胥從楚國流亡到吳國途中,見“專諸方與人斗,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伍子胥知道專諸是一位敢於赴難的勇士,就與之結交。伍子胥知公子姬光想殺吳王僚,於是便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姬光。公子光得到專諸以後,像對待賓客一樣地好好待他。姬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大弟余祭,二弟夷,三弟季札。吳王僚違背了兄位弟嗣、弟終長侄繼位的祖規而接替父位。因而本想繼位的公子姬光心中不服,暗中伺機奪位。

公子姬光相當厚待專諸,並敬其母。專諸本來就是個十分孝順的人,姬光如此對待自己的母親,他由此就對姬光是言聽計從,忠心耿耿,姬光與專諸講過刺殺吳王僚的事情,但是專諸念在自己母親尚在,對行刺之事猶豫不決。專諸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後,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為難,就自縊而死,算是對姬光善待的感恩,也不想讓兒子難堪,專諸葬母后,便一心一意與公子姬光謀劃刺僚之事。

吳王僚九年,伍子胥的仇家楚平王死了。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著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余、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譖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果然,楚國立即出動軍隊,斷絕了吳將蓋余、屬庸的後路,吳國軍隊不能歸還。出兵不利,這給了公子光一個重要的契機,可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說王僚愛吃“魚炙”(烤魚),可藏利劍於魚肚,伺機刺殺。為此,專諸特往太湖學燒魚之術,經過三年練得一手炙魚的好手藝。給吳王僚上一盤香噴噴的烤魚,藏一把鋒利的寶劍在魚肚內,伺機行事。

時機成熟的一天到來了,專諸為這一天準備了很多年,姬光也期待了許久。這一天,公子姬光入見吳王僚,說:“有庖人從太湖來,善炙魚,味甚鮮美,請王辱臨下舍嘗之。”王僚欣然允諾,答應來日便去。姬光連夜預伏甲士於地下密屋中,又命伍子胥暗約死士百人,在外接應。吳王僚老謀深算,口中雖然答應了,但恐公子姬光有陰謀,故赴宴時戒備森嚴,從王室到姬光家廳堂內外布滿甲士,操長戟,帶利刀,吳王僚身穿三重盔甲,親信更是不離左右。吳王僚和公子光兩個人開懷暢飲,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然後把一把短劍交到了專諸的手上。這一刻,專諸握著這把匕首,感覺異常沉重,他感到無比的緊張又極其的興奮,他告訴自己一定要沉著,多年來自己和公子等的不就是這一天嗎?為這一天我們都付出的太多了,該是畫上句號的時候了。

一切就緒,專諸端著一盤剛剛烤好的魚送到了吳王僚跟前,吳王僚品嘗著人間美味,就在他還沉溺在魚肉的鮮美時,專諸卻抓住了時機,趁勢抽出了短劍,刺向了吳王僚的胸膛。霎時間,吳王僚的鮮血如同江流噴灑而出。吳王僚大叫一聲,立即死亡。旁邊衛士一擁而上,刀戟齊下,將專諸砍為肉醬。

專諸就這樣死了,他知道這場賭注,必定只有死路一條,為了一個“義”字,專諸義無反顧,這是刺客與殺手的最大區別。剪除了吳王僚,公子光於是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吳王闔閭,闔閭於是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將那把短劍永久封存,並取名為魚腸劍。

很多人會覺得專諸傻,也會有人說專諸這樣做真是不值得,我看未必,值不值得不是你我說了算,毫無疑問,專諸才是一個刺客該有的樣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