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是誰 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怎么回事為何稱其為君子

“坐懷不亂”的故事在中國歷代廣為人知,柳下惠也因此被認為是遵守傳統道德的典範。其實,在恪守封建禮教的古代,能夠坐懷不亂的人有很多,不只是柳下惠,歷史上坐懷不亂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過古人以柳下惠作標榜,不僅僅只是因為柳下惠是個不為女色所動的人,還因為他崇高的人格。

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原名展獲,字子禽(一字季),諡號惠,後人尊稱其為”柳下惠“或”和聖柳下惠“。主要活動年代在魯國莊、閔、僖、文四朝之間。柳下惠雖然被孟子稱為”和聖“,但是史書關於他的生平的記載很少。這些記載散見於《左傳》《國語》《論語》和《孟子》等先秦古籍,部分記載有明確的時間,部分記載則更接近一種對他的評價。

柳下惠是誰 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怎么回事為何稱其為君子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已經是個非常出名的人物了,但是孔子對柳下惠是十分推崇的,《論語》記載柳下惠在魯國做士師時。這是一個掌管刑罰獄訟之事的小官。當時魯國王室衰敗,朝政把持在臧文仲等人手中。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自然容易得罪權貴,竟接連三次受到黜免,很不得志。孔子在很多年以後,談及此事,總會很憤慨地說:”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柳下惠為士師,三黜。柳下惠作士師,等於所在管刑法的官,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罷黜,正直,不逢迎,是他做人的原則,因為此,他常被官場的人給排斥。柳下惠的人品就在這裡,視功名富貴於身外事。

雖然,柳下惠在官路上受到了排擠,但他的名聲卻十分好,就在他辭官後,其他諸侯國爭著要聘他,但都被他婉言拒絕了。柳下惠選擇堅持”直道而事人“,最後只能去官隱遁,成為”逸民“。除了孔子以外,亞聖孟子對柳下惠也非常推崇,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並稱四位大聖人,柳下惠身處官場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遠居朝堂又能平淡面對,自在從容,不為世間名利所影響。孟子認為像柳下惠這樣的聖人,是可以成為”百世之師“的。

關於”坐懷不亂“的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這個故事自漢代以來已經廣為傳頌,可謂家喻戶曉。這個故事有兩個版本,相傳春秋魯國柳下惠夜宿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怕她受凍,用衣服裹住她抱坐了一夜,沒有發生不正當的行為。還有一個版本,說柳下惠外出訪友,途遇大雨,直奔路邊古廟暫避,但一進門,見一裸體女子正在裡面擰濕衣服,柳下惠急忙退出,坐於古槐之下,任暴雨澆注。一個正值青壯,一個妙齡女子,孤男寡女同處一隅,乾柴烈火,卻不出問題,此後,人們就用這個成語形容男子在兩性關係方面作風正派。由此,柳下惠的美名傳遍天下,人人都稱讚柳下惠才是個君子。

仔細分析一下,其實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還很蹊蹺,這故事裡面的疑點有很多,其一是這個故事是經過了很多個版本的流傳,最後在《純正蒙求》卷上才有成型的故事,經歷了幾次加工的故事,自然就有添油加醋的嫌疑。我們再從故事發生的環境來看,荒郊野嶺的,孤男寡女共處一室,誰會知道這”坐懷不亂“的故事?難不成是當事人自己說的,那就是柳下惠自己說的嗎?也不可能,因為古代男人和女人的事情是不文的,說出去那豈不壞了那名女子的名節嗎?思來想去,最有可能就是柳下惠是當時品行較好的人,為了教化後人,而將柳下惠刻畫得更加高尚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