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原文
王孫莫把比荊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詩詞問答
問:菊的作者是誰?答:鄭谷
問:菊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菊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鄭谷的名句有哪些?答:鄭谷名句大全
鄭谷菊書法欣賞
注釋
全唐詩:卷675-26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很明顯,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種象徵手法。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雜草。菊,僅從其枝葉看,與蓬蒿有某些類似之處,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是很容易把菊當作蓬蒿的。詩人劈頭一句,就告誡他們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有高屋建瓴之勢,並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鬢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慣,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採擷菊花插戴於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風習,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首句,說明人們與王孫公子不一樣,對於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裡,“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段預告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云:“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霤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洼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裡,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徐定祥)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荀子·大略》
- 垂柳覆金堤,蘼蕪葉復齊。
-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老子《老子·德經·第四十一章》
- 疏籬曲徑田家小。雲樹開清曉。
- 誰憐散髻吹笙,天涯芳草關情。
- 狂夫之言,聖人擇焉。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