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十二

作者:釋懷深 朝代:宋代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十二原文

臘月二十五,拄杖二十五。

燈籠二十五,拂子二十五。

普請栽菜上堂,焦別無見解,且學古人栽菜。

若還總不生根,也是諸人有彩。

無端跂死禪和,只要硬守疆界。

忽然築著磕著,便見草賊大敗。

大凡履踐此事,須要自由自在。

從教土面灰頭,不怕風吹日曬。

老來意在钁頭漫,家風自有通人愛。

詩詞問答

問: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十二的作者是誰?答:釋懷深
問: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十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懷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懷深名句大全

注釋

1. 原校:疑作邊

參考注釋

臘月

農曆十二月

寒冬臘月

拄杖

(1).執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拄杖桂枝佩秋蘭。”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 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雲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聖僧穴》詩:“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籐。” 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處據胡牀。”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

燈籠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風,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拂子

(1).即拂塵。古代用以撣拭塵埃和驅趕蚊蠅的器具。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詞:“佯弄紅絲蠅拂子,打檀郎。”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 仁宗 當暑月不揮扇, 鎮 侍 邇英閣 ,嘗見左右以拂子祛蚊蠅而已。”《隋唐演義》第三回:“左右女婢數人,也有執巾櫛的,也有擎香爐的,也有捧如意的,也有持拂子的,兩邊侍立。”

(2).用於雜技、歌舞等的指揮。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龜茲部》:“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車駕宿大慶殿》:“每奏先鳴角,角罷,一軍校執一長軟藤條,上繫朱拂子,擂鼓者觀拂子,隨其高低,以鼓聲應其高下也。”

(3).常為僧尼術士所執持。《花月痕》第四八回:“這妖婦率妖尼等挺立水面,將拂子一揮,戰艦都倒轉了,礮火一一自打起來。”參見“ 拂塵 ”。

普請

(1).普遍延請。《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

(2).佛教語。謂集眾。《百丈清規·送亡》:“白大眾,粥罷普請送亡。”

(3).指 唐 懷海禪師 倡立的集合僧眾集體勞作的農禪制度。 宋 贊寧 《大宋僧史略》卷上:“共作者謂之普請。”

上堂

(1) 〈方〉

(2) 上課

(3) 舊時指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去(公開受審)

見解

看法;評價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生根

(1) 紮根(如使插枝生根或種子發芽)

他的插枝百分之七十生根

(2) 比喻事物建立起穩固的基礎

諸人

(1).眾人。《韓非子·解老》:“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梁書·劉顯傳》:“ 任昉 嘗得一篇缺簡書,文字零落,歷示諸人,莫能識者。”《紅樓夢》第二九回:“過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裡擺酒唱戲,來請 賈 府諸人。”

(2).別人。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崔玄微》:“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楊暹 《西遊記》第十一出:“諸人怕你吃,恁爺不怕你吃。”

無端

(1) 沒來由;沒道理

無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無端賤婢

(3) 沒有盡頭

禪和

禪和子。謂參禪之人。 唐 裴鉶 《傳奇·馬拯》:“眾怒曰:‘朝來被二賊殺我禪和,今方追捕之,又敢有人張我將軍。’” 元 張可久 《寨兒令·鑑湖即事》曲:“白髮禪和,墨本 東坡 ,相伴住山阿。” 清 黃景仁 《摸魚兒》詞:“禪和滋味,嘆我已能堪,君真可惜,還覓市酤醉。”

只要

表示具有充分的條件,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應,表明由這種條件產生的一種結果

只要大家鼓足幹勁,什麼困難也能克服

疆界

(1) 國界

(2) 邊界,分界線

忽然

突然地,動作、行為的發生或情況的變化來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撫尺一下。——《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天氣忽然冷了起來

草賊

舊時對起義農民的蔑稱。《舊唐書·僖宗紀》:“若諸軍全捕得一火草賊數至三百人已上者,超授將軍,賞錢一千貫。”《水滸傳》第六一回:“ 盧俊義 駡道:‘草賊休走!’挺手中朴刀,直取 劉唐 。”

大敗

在競爭和軍事對抗中遭受慘重的失敗

大凡

用在句首,表示對某個範圍的人或事物的總括,常在它後面用“總”、“都”相呼應

大凡搞陰謀詭計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履踐

履行實踐

須要

客觀情況要求一定要

寫文章須要真實、準確

自由自在

亦作“ 自繇自在 ”。無拘無束、安閒舒適的樣子。《壇經·頓漸品》:“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元典章·兵部三·站官》:“他每自由自在底行有么道,俺尋思已後,使臣每來的勾當似這般怠慢遲誤了去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目前見師父官提了去,正中下懷,好不自繇自在!”《紅樓夢》第七九回:“如今你哥哥回來了,那裡比先時自由自在的了!”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母親在的時候,我不忍出門,如今是自由自在了,我可以一心一意地報答我的知己。”

從教

(1).聽從教導。《韓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江楚黜教》:“ 羅 至 撫州 中途,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

(3).指脅從、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陝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寬脅從,曰:‘吾但治從逆,不治從教。’”

(4).從此使得;從而使。 唐 韓偓 《偶見》詩:“千金莫惜旱蓮生,一笑從教 下蔡 傾。”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愛其晚年佳句,如:‘廢書祇覺心無著,少飲從教睡亦清。’”

(5).聽任;任憑。 宋 韋驤 《菩薩蠻》詞:“白髮不須量,從教千丈長。” 明 高啟 《夜雨》詩:“醉來獨滅青燈臥,風雨從教滴夜長。” 清 錢謙益 《團扇篇》詩:“從教妾扇經秋掩,但願君心並月圓。”

不怕

——連詞。猶言縱然,即使

比如童生進了學,不怕十幾歲,也稱為“老友”;若是不進學,就到八十歲,也還稱“小友”。——《儒林外史》

風吹日曬

狂風吹,烈日曬。形容無所遮擋。

來意

(1) 到這裡來的意圖

請說明來意

(2) 未來的情況

來意如何

家風

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門風

習其家風。——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通人

學識淵博,貫通古今的人

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贊》

詩詞推薦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十二原文_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十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