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鄭明德題畫

作者:釋妙聲 朝代:元代

次韻鄭明德題畫原文

披圖渾似武夷山,坐我青溪九曲間。

萬頃白雲迷草閣,一雙玄鶴守松關。

西峰隱者時相過,東海仙翁去不還。

霜後橘林金錯落,雨餘苔石錦斑斕。

登高體物猶能賦,傍險誅茅亦可攀。

何待白頭空嘆息,便須赤腳弄潺湲。

詩詞問答

問:次韻鄭明德題畫的作者是誰?答:釋妙聲
問:次韻鄭明德題畫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次韻鄭明德題畫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釋妙聲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妙聲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刪韻

參考注釋

披圖

展閱圖籍、圖畫等。《後漢書·盧植傳》:“今同宗相後,披圖案牒,以次建之,何勛之有?”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 舜 以甲子之朝,披圖而巡 洛 。” 沉宗畸 《題高麗閔王妃遺像》詩:“釃酒難招海國魂,披圖喜識春風面。”

渾似

完全像。 宋 孫光憲 《更漏子》詞之六:“求君心、風韻別。渾似一團煙月。” 宋 范成大 《泊湘江魚口灘》詩:“ 瀟湘 渾似日南落, 嶽麓 已從天外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題畫》:“應有嬌羞人面,映著他桃樹紅妍;重來渾似 阮 劉 仙,借東風引入洞中天。”

青溪

亦作“ 青谿 ”。 1.碧綠的溪水。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青溪含冥寞,神物有顯晦。” 唐 盧鴻一 《嵩山十志·樾館》詩:“紫巖隈兮青谿側,雲松煙蔦兮千古色。”

(2).古縣名。今 浙江省 淳安縣 。 北宋 方臘 起義於此。起義失敗後,縣名改為 淳安 。 宋 徐夢莘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八:“ 孫覿 《韓世忠墓誌銘》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臘 起 青溪 ,不旬朝,眾萬數,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國 吳 在 建業城 東南所鑿 東渠 。發源於今 江蘇省 南京市 鍾山 西南,流經 南京 市區入 秦淮河 ,曲折達十餘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廢,今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亦猶 蔣侯 三妺, 青谿 之軌跡可尋;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瀾未歇。” 宋 周必大 《記金陵登覽》:“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頗堙廢。” 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華, 王 謝 烏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內。以源出 青山 ,故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沮水》:“ 沮水 南逕 臨沮縣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縣西 青山 ,山之東有 濫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為名。” 唐 駱賓王 《秋日於益州李長史宅宴序》:“五嶽棲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貞遁,寂寞滄海之濱。”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當陽市 。

九曲

(1).迂迴曲折。 漢 王褒 《九懷·危俊》:“徑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牽牛。” 唐 盧綸 《送郭判官赴振武》詩:“ 黃河 九曲流,繚繞古邊州。”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三重銀戶,入九曲之摩尼。”摩尼,梵語“寶珠”的譯名。

(2).指 黃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稱。 唐 黃滔 《融結為河嶽賦》:“ 三門 九曲,競呈昇沒之源; 太華 維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齊己 《瀟湘二十韻》:“對茲傷九曲,含濁出 崑崙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風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九曲天險,只用蓮舟蕩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 元 薩都剌 《武夷館方池》詩:“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聽潺湲。” 郁達夫 《詠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 宋 楊萬里 《過金沙洋望小海》詩:“須臾滿眼賈胡舩,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願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 艾青 《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著萬頃波濤。”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一雙

(1).用於成對的兩人或兩物。《禮記·少儀》:“其禽加於一雙,則執一雙以將命。”《史記·項羽本紀》:“我持白璧一雙,欲獻 項王 ,玉斗一雙,欲與 亞父 。” 唐 李賀 《唐兒歌》:“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 元 張國賓 《薛仁貴》楔子:“一雙父母在堂,我不肯做莊農的生活。” 老舍 《正紅旗下》一:“那是一雙何等毫無道理的眼睛啊!見到人……她的眼總是瞪著。”

(2). 唐 時 南詔 耕地,五畝為一雙。見《新唐書·南詔傳上》。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稱地為雙》引《雲南雜誌》:“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而後驅之。犁一日,為一雙,約有中原四畝地。”

(3).佛教稱兩年半為一雙。《法苑珠林》卷三:“三月為一時,兩時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兩行為一年,兩年半為一雙。”

玄鶴

黑鶴。《韓非子·十過》:“有玄鶴二八,道南方來,集於郎門之垝。”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鶴千歲則變蒼,又二千歲變黑,所謂玄鶴也。”《西遊記》第四一回:“迴鑾古道幽還靜,風月也聽玄鶴弄。”

松關

(1).猶柴門。 唐 孟郊 《退居》詩:“日暮靜歸時,幽幽扣松關。” 清 吳偉業 《贈願雲師》詩:“故人扣松關,匡牀坐酬酢。”

(2).古關名。在 陰山 。 元 耶律楚材 《過夏國新安縣》詩:“昔年今日渡 松關 ,車馬崎嶇行路難。”原註:“西城 陰山 有 松關 。”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四:“戈船飛渡,而天塹無憑;鐵馬長驅,而 松關 失險。”

相過

(1).謂太陽過赤道內外各二十三度半。《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 杜預 註:“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長短極,故相過。” 楊伯峻 註:“ 談遷 《國榷》引 明 李天經 曰:‘太陽行黃道中線,迨二分而黃道與赤道相交,是為同道。二至則過赤道內外各二十三度,是謂相過。’”

(2).互相超越。《管子·治國》:“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萬物一齊無由相過。” 宋 蘇軾 《儒者可與守成論》:“德既無以相過,則智勝而已矣。”

(3).互相往來。《商君書·兵守》:“故曰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漢 張衡 《西京賦》:“若夫 翁伯 、 濁 、 質 、 張里 之家,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東京 公侯,壯何能加!” 唐 韓愈 《長安交遊者贈孟郊》詩:“親朋相過時,亦各有以娛。”

海仙

錦帶花的別名。 宋 王禹偁 《海仙花》詩序:“海仙花者,世謂之錦帶。 維揚 人傳云:初得於 海州 山谷間,其枝長而花密,若錦帶然……予謂此花不在海棠下,宜以仙為號,目之錦帶,俚孰甚焉。又取始得之地,命曰:海仙。”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事志》:“ 朐山 有花類海棠,而枝長花尤密,惜其不香,無子。既開,繁麗裊嫋,如曳錦帶,故 淮南 人以錦帶目之。 王元之 以其名俚,命之曰:海仙。”

橘林

(1).古 蜀 名園。 漢 揚雄 《蜀都賦》:“西有 鹽泉 、 鐵冶 、 橘林 、 銅陵 。”《宋書·謝靈運傳》:“至若 鳳 叢 二臺, 雲夢 、 青丘 、 漳渠 、 淇園 、 橘林 、 長洲 ,雖千乘之珍苑,孰嘉遁之所游。”原註:“ 橘林 , 蜀 之園林。”

(2).橘樹林。 唐 韓翃 《送元詵還江東》詩:“客路隨楓岸,人家掃橘林。” 五代 牛希濟 《臨江仙》詞:“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

錯落

交錯地排列

蒼松翠柏錯落其間

錦斑

(1).美麗的斑紋。 晉 郭璞 《江賦》:“鱗甲鏙錯,煥爛錦斑。”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2).借指身有錦斑的禽獸。 清 韓洽 《猛虎行》:“錦斑斃野草,割剝無完膚。”

高體

高的品位。 唐 杜荀鶴 《寄溫州朱尚書並呈軍倅崔太傅》詩:“教化靜師 龔渤海 ,篇章高體 謝宣城 。”

傍險

謂倚仗險要的地形。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其賊並是夷獠,亦無城郭可居,依山傍險,自稱洞主。”

誅茅

亦作“ 誅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或誅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東。” 閩 徐夤 《新葺茆堂》詩:“翦竹誅茆就水濱,靜中還得保天真。”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他風流慷慨世間稀,選勝誅茅堂搆美。”

(2).引申為結廬安居。 龐樹松 《檗子書來約游》詩:“到此倘嫌山水淺,人間何地可誅茅。”

何待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須、用不著。 蕭三 《血書》詩:“只聽說,你工作努力,你常常站在鬥爭的最前線。這何待說?你已久是鋼鐵煉成的戰鬥員。”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鑑》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聖武紀》

(2) 嘆美;讚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赤腳

光著腳

潺湲

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詩詞推薦

次韻鄭明德題畫原文_次韻鄭明德題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