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河北民艱心所廑,驛問雨雪透沾否。
茲因具摺詳悉陳,二麥長發寸八1-1九。
間得雨雪雖欠透,土脈潮潤鮮乾土。
轉恐雪多凍麥根,尚碩晴暘暖氣受。
遲十餘日雨則宜,此際實非望雨候。
質之廷臣胥稱然,而予疑信仍半有。
邇日望雨予已愁,或因慰予出飾口。
阿衡三訓著名言,逆心遜志求道取。
詩詞問答
問:《河南巡撫畢沅奏所屬雨暘情形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三
2. 葉
參考注釋
河北
(1).泛指 黃河 以北的地區。《穀梁傳·僖公二十八年》:“ 溫 , 河 北地。”《淮南子·齊俗訓》:“道德之論,譬猶日月也, 江 南、 河 北不能易其指,馳騖千里不能易其處。”《南史·謝靈運傳》:“﹝ 謝靈運 ﹞將行,上書勸伐 河 北。”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詩:“ 河 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2).省名。別稱 冀 。省會 石家莊市 。
民艱
民眾的艱難困苦。 明 唐順之 《鳳陽等處災傷疏》:“伏乞勅下戶部,俯念民艱。”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四》:“皇帝軫念民艱,正供之額,概從儉薄。”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先秦 學者,生當亂世,目擊民艱,其立論大率以救世厲俗為主。”
心所
佛教語。心所有法的簡稱。亦名相應行法、心數。謂此類法皆依心王而起,與心王相應。如:觸、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種。 章炳麟 《駁神我 * 說》:“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與禽獸所同也。”
具摺
備擬奏摺。《清史稿·世宗紀》:“敕科道官每日一人具摺奏事。”
詳悉
(1) 詳細地知悉
(2) 詳盡而周密完備
二麥
大麥、小麥。《宋書·武帝紀》:“今二麥未晚,甘澤頻降,可下東境郡,勤課墾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三:“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正月,﹞二麥黃。”
長發
(1).久已顯現。《詩·商頌·長發》:“濬哲維 商 ,長發其祥。” 鄭玄 箋:“深知乎維 商 之德也,久發見其禎祥矣。”
(2).《詩·商頌》篇名。詩中歌頌 商 湯 的祖先和建立 商 朝的 成湯 ,謂自 契 以來已有受命的禎祥。後用作歌頌帝王祖先有明德、享國長久的典故。 宋 蘇軾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教坊致語》:“屬誕彌之令旦,履長發之嘉祥。”
清 統治階級對太平軍的稱呼。 清 史致諤 《同治元年稟曾國藩等》:“斬關而入,生擒長髮八十三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六回:“事情是好多年了,只怕還是初平長髮軍時的事呢。”參見“ 長毛 ”。
土脈
亦作“ 土脈 ”。語出《國語·周語上》:“農祥晨正,日月底於天廟,土乃脈發。” 韋昭 註:“脈,理也。”此謂土壤開凍鬆化,生氣勃發,如人身脈動。後以“土脈”泛指土壤。 唐 韓愈 《苦寒》詩:“雪霜頓銷釋,土脈膏且黏。” 宋 曾鞏 《諸寺觀祈雨文》:“春氣已中,農功方急,而膏澤未洽,土脈尚乾。”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園雜興》詩:“土脈正融催觳觫,林陰微合聽鉤輈。” 清 唐甄 《潛書·性才》:“十月之間,陽雖存而不用,不能疏土脈,鼓萬物,謂之無陽。”
見“ 土脈 ”。
潮潤
(1) 潮濕;濕潤
海風輕輕吹來,使人覺得潮潤而有涼意
(2) 含有淚水
說到這兒,她兩眼潮潤了,轉臉向窗外望去
暖氣
鍋爐燒出的熱水或蒸汽通過管道進入建築物內的散熱器(俗稱暖氣片)中,散熱後增高室溫。管道中的熱水或蒸汽就叫暖氣。一般上述設備也稱暖氣
此際
此時,這時候。 宋 秦觀 《滿庭芳》詞:“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清 李漁 《奈何天·密籌》:“生平絶少皺眉時,此際偏教愁絶。” 清 陳天華 《猛回頭》:“我們到了那個時節,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還有什麼好處呢!咱家想到此際,把做官的念頭丟了,只想把我們的同種救出苦海。”
非望
(1).非分的希望。《漢書·息夫躬傳》:“ 東平王 雲 以故與其後日夜祠祭祝詛上,欲求非望。” 顏師古 註:“言求帝位也。”《魏書·張袞傳》:“ 顯 志大意高,希冀非望,乃有參天貳地,籠罩宇宙之規。”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剿撫異同》:“上知洋情叵測,一旦假以詞色,必有覬覦非望之求。”
(2).猶言未曾期望。 漢 王粲 《出婦賦》:“既僥倖兮非望,逢君子兮弘仁。” 晉 陶潛 《雜詩》之八:“代耕本非望,所業在桑田。”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邵廷銓》:“仿佛日暮間所值者,不覺喜出非望。”
雨候
下雨的徵兆。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貝編》:“ 蘇州 貞元 中,有義師狀如風狂……垢面不洗,洗之輒雨, 吳中 以為雨候。”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占雨石》:“學士 蘇頲 有錦紋花石,鏤為筆架,嘗置於硯席閒,每天欲雨,即此石架津出如汗,逡巡而雨。 頲 以此常為雨候。” 宋 龔鼎臣 《東原錄》:“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雲出覆冒其上為雨候。”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廣成祠 在山麓,其巔有洞穴如盎,每將風雨,則一白犬自穴出。田夫以為雨候。”
廷臣
朝內大官。
廷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後。—— 清· 張廷玉《明史》
邇日
近日;近來。 明 盧象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二:“且邇日世途風波,百千其狀。”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續》:“雖邇日工價合計尚欠三千餘金,自當妥為辦理。”
飾口
謂說好聽的話。《南史·循吏傳·郭祖深》:“ 郭祖深 封事曰:‘飾口利辭,競相推薦。’”
阿衡
(1). 商 代官名。師保之官。《書·太甲上》:“惟嗣王不惠於阿衡。” 孔 傳:“阿,倚;衡,平。言不順 伊尹 之訓。” 伊尹 曾任此職,故以指 伊尹 。《詩·商頌·長發》:“實維 阿衡 ,實左右 商王 。” 毛 傳:“ 阿衡 , 伊尹 也。”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商調曲之一》:“ 殷湯 受命,委任於 阿衡 。” 元 柯丹丘 《荊釵記·逼嫁》:“豈不聞 商 相埋名,版築巖前曾避世; 阿衡 遯跡,躬耕 莘野 未逢時。”
(2).引申為任國家輔弼之任,宰相之職。《世說新語·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 劉孝標 注引 晉 徐廣 《曆紀》:“ 導 阿衡三世,經綸夷險,政務寬恕,事從簡易,故垂遺愛之譽也。” 宋 司馬光 《機權論》:“ 伊尹 躬受 湯 命,阿衡王家,故不得不放諸 桐宮 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閣部重輕》:“ 張江陵 以受遺當阿衡之任,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 章炳麟 《吊伊藤博文賦》:“明本味於割烹兮,亦阿衡之故也。”
指 漢 相 匡衡 。《漢書·匡衡傳》稱:“無説《詩》, 匡 鼎來; 匡 説《詩》,解人頤。” 宋 黃庭堅 《奉謝劉景文送團茶》詩:“收藏殘月惜未碾,直待 阿衡 來説《詩》。”
著名
有名,出名
著名人士
逆心
不合心意
她遇著逆心的事,總要抹幾滴眼淚
遜志
(1).虛心謙讓。 宋 孔文仲 《制科策》:“古之聖賢,屈己執謙,和顏遜志。” 清 陳確 《學譜》:“學務遜志下人,隨處求益。”
(2).順心,迎合心意。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 仲尼 不諫,懼將困於婦言; 叔孫 詭辭,畏不免於虎口。故明王審遜志之非道,知拂心之謂忠,不求耳目之便,每要社稷之功。” 宋 李綱 《與張相公書》之二:“願聽逆耳之言,勿受遜志之語。”
求道
(1).尋找道路。《漢書·西南夷傳》:“天子乃令 王然於 ……間出西南夷,指求 身毒國 。至 滇 , 滇王 當羌 乃留為求道。”
(2).追求得道。 唐 李商隱 《題僧壁》詩:“捨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願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王樂仙得道》:“汝刳心求道,而燒假銀何也?”《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 趙昇 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
(3).求助於道術。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老道這時卻恢復了平靜,向著那女人一笑,‘太太!求道不求醫,求醫不求道,醫者治病靠藥力,道者治病靠神力,醫道兩門,水火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