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臚日馬上口占

作者:申佳允 朝代:明代

傳臚日馬上口占原文

馬逐香塵走帝邦,雪霜十載破螢窗。

沙堤攬轡頻回想,敢競看花汎曲江。

詩詞問答

問:傳臚日馬上口占的作者是誰?答:申佳允
問:傳臚日馬上口占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傳臚日馬上口占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江韻

參考注釋

香塵

(1).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語出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牀上,使所愛者踐之。” 唐 沉佺期 《洛陽道》詩:“行樂歸恆晚,香塵撲地遙。” 宋 柳永 《柳初新》詞:“徧九陌、相將遊冶,驟香塵、寳鞍驕馬。”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襯殘紅芳逕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 明 唐寅 《題<夢草圖>為陸勛傑》詩:“池塘春漲碧溶溶,醉臥香塵淺草中。”

(2).佛教語。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一。《三藏法數·六塵》:“三,香塵,謂旃檀沉水飲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塵。”

雪霜

(1).雪和霜。《禮記·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則雪霜不時,小兵時起,土地侵削。” 唐 李紳 《發壽陽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懷書事》詩:“漸喜雪霜消解盡,得隨風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詞:“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長緑。”

(2).比喻一塵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陸敬游十賚文》:“滌盪紛穢,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劉禹錫 《望夫山》詩:“肌膚銷盡雪霜色,羅綺點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評事》詩:“春來煙渚上,幾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髮。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贈別郭虛舟鍊師五十韻》:“雪霜各滿鬢,朱紫徒為衣。” 宋 蘇軾 《次韻子由種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蘆花。 唐 黃滔 《題山居逸人》詩:“十畝餘蘆葦,新秋看雪霜。”(3)鹽。 宋 龔鼎臣 《東原錄》:“ 王欽若 三司勾當,來 亳州 散食鹽錢。知州有詩一句云:‘雪霜散處民心悅。’ 欽若 對曰:‘鼎鼐調時眾口知。’”

螢窗

晉 人 車胤 以囊盛螢,用螢火照書夜讀。後因以“螢窗”形容勤學苦讀。亦借指讀書之所。 唐 許渾 《送前東陽於明府由鄂渚歸故林》詩:“殷勤為謝南溪客,白首螢窗未見招。” 明 王錂 《春蕪記·獻賦》:“不負螢窗十年相傍,渾一似趁 龍門 逐桃花浪。” 梁啓超 《新羅馬·黨獄》:“可不是嗎!卻是我們廿載螢窗,十年手版,好容易捱到今日這個地位。”參見“ 螢窗雪案 ”。

沙堤

(1). 唐 代專為宰相通行車馬所鋪築的沙面大路。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凡拜相,禮絶班行,府縣載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東街,名曰沙堤。” 唐 白居易 《官牛》詩:“一石沙,幾斤重?朝載暮載將何用?載向五門官道西,緑槐陰下鋪沙堤。昨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塗污馬蹄。”後用為典實。指樞臣所行之路。 宋 張元乾 《滿庭芳·壽富樞密》詞:“此去沙堤步穩,調金鼎,七葉貂蟬。” 明 葉憲祖 《鸞鎞記·覓贈》:“龍樓鳳閣九重城,新築沙堤宰相行。”

(2).用沙石等築成的堤岸。 元 喬吉 《滿庭芳·漁父詞》曲:“沙隄纜船,樵夫問訊,溪友留連。”

攬轡

亦作“擥轡”。1.挽住馬韁。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絶無蹊,攬轡止踟躕。” 唐 張文琮 《蜀道難》詩:“攬轡獨長息,方知斯路難。”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詩:“攬轡上層岡,下臨百仞濠。”

(2).《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文帝 從 霸陵 上,欲西馳下峻阪, 袁盎 騎,並車擥轡,上曰:‘將軍怯邪?’ 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后何?’上乃止。”按,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上》作“攬轡”。後用為諫止君王履險的典故。

(3).見“ 攬轡澄清 ”。

回想

回憶,想過去的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此刻回想起來,那一班取中的人,將來做了官,也是和我一樣。” 郭沫若 《歧路》:“過往十年的回想把他運回了寓所。”

回想;回憶。《石點頭·郭挺之榜前認子》:“此人見相士説得鑿鑿有據,只得低頭迴想。” 清 蔣士銓 《臨川夢·續夢》:“漫迴想,二十年南柯印箱。”

看花

唐 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 長安 城中看花的風俗。 唐 劉禹錫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甲:“ 施肩吾 與 趙嘏 同年不睦, 嘏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願借酒杯,預賀看花之喜。”

曲江

(1).水名。指 江蘇省 揚州市 南 長江 的一段。 漢 枚乘 《七發》:“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並往觀濤乎 廣陵 之 曲江 。”參閱《初學記》卷六、 清 汪中 《述學·廣陵曲江證》。

(2).水名。即 錢塘江 。本名 浙江 ,因潮水經 浙山 下曲折而東入海,故又名 曲江 。 清 魏源 《天台石樑雨後觀瀑歌》:“靜中疑是 曲江 濤,此則雲垂彼海立。”參閱《浙江通志·山川一·錢塘江》。

(3).水名。即 曲江池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臨 曲江 之隑州兮,望 南山 之參差。” 唐 高適 《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詩:“ 南山 鬱初霽, 曲江 湛不流。” 清 孫枝蔚 《東亭春暮憶舊遊》詩:“縱到 曲江 誰並馬,可憐 秦 女善彈箏。”詳“ 曲江池 ”。

詩詞推薦

傳臚日馬上口占原文_傳臚日馬上口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