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

作者:田立家 朝代:明代

吳山原文

巍峨神岳鎮西都,漢畤秦封此奧區。

鰲戴五峰連地軸,龍湫百道落天吳。

村翁報事春秋肅,新地明禋禮數殊。

我亦升中乞昭貺,四維千載鞏皇圖。

詩詞問答

問:吳山的作者是誰?答:田立家
問:吳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吳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巍峨

形容高大雄偉

群山巍峨

神岳

見“ 神岳 ”。

亦作“ 神岳 ”。1.對山嶽的敬稱,言其具有靈異。 三國 魏 曹植 《遠遊篇》:“靈鼇戴 方丈 ,神岳儼嵯峨。” 晉 傅玄 《正都賦》:“神岳雙立,岡巖崟崟。”

(2). 唐 代 武則天 給 嵩山 的封號。《舊唐書·禮儀志四》:“﹝ 則天 ﹞又以 嵩山 與 洛水 接近,因改 嵩山 為 神岳 。”

西都

(1).古都名。(1) 周武王 都 鎬 ,至 成王 時別營 洛邑 為 東都 ,因稱 鎬京 為 西都 。《詩·小大雅譜》:“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 西都 豐 鎬 之時詩也。”(2) 新莽 始建國 四年(公元12年)建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常安 ( 新莽 改 長安 為 常安 )為 西都 。(3) 東漢 都 洛陽 ,因稱 西漢 舊都 長安 為 西都 。 漢 班固 《西都賦》:“ 漢 之 西都 ,在於 雍州 ,實惟 長安 。”(4) 唐 顯慶 二年(657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5) 唐 寶應 元年(762年)以 鳳翔府 為 西都 ,不久罷。(6) 五代 梁 開平 元年(907年)建都 開封府 ,號 東都 ,因改 唐 東都 河南府 為 西都 。(7)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923年),復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又稱 西都 ,至 晉 天福 三年(938年)罷。(8) 五代 吳 都 江都府 ,至 南唐 改都 江寧府 ,因稱 江都府 為 東都 , 江寧府 為 西都 。 宋 陸游 《南唐書·烈祖紀》:“以 建康 為 西都 , 廣陵 為 東都 。”(9) 北宋 以 洛陽 為陪都,因在 開封 西,故稱 洛陽 為 西都 。 宋 梅堯臣 《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共在 西都 日,居常慷慨言。”

(2). 西漢 的代稱。

漢畤

漢 時帝王祭天地五帝的地方。 明 谷宏 《行經華陰》詩:“ 秦 關日落行人少, 漢 畤天陰古殿空。”

秦封

指 秦始皇 巡遊各地時給予山川、物類的封號。 清 吳偉業 《鬆化石》詩:“ 穀城 相遇處,肯復受 秦 封。” 靳榮藩 注引《漢官儀》:“ 秦始皇 上封 泰山 ,風雨暴至,休於松下,因封其松為五大夫。”

奧區

(1).腹地。《後漢書·班固傳上》:“防禦之阻,則天下之奧區焉。” 李善 註:“奧,深也。言 秦 地險固,為天下深奧之區域。” 宋 劉炎 《邇言》:“或曰: 淮 堧千里,濱接 魯 鄧 ,昔為奧區,今為極邊。” 清 劉大櫆 《游凌雲圖記》:“南方固山水之奧區,而 巴蜀 峨眉 尤為怪偉奇絶。”

(2).深奧之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 唐 薛用弱 《集異記·張華》:“談《老》《莊》之奧區,被《風》《雅》之絶旨。”

鰲戴

神話傳說謂 渤海 之東有大壑,其下無底,中有五座仙山,常隨潮波上下漂流。天帝恐五山流於西極,失群仙之居,乃使十五巨鰲輪番舉首戴之,五山才峙立不動。見《列子·湯問》。《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後以比喻負荷重任。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犀帶等啟》:“花開四照,唯見其榮;鼇戴三山,深知其重。” 清 李調元 《石匠行》:“自吾祖父供此役,日往高巖新度量。車輦夫扛百不停,巍巍鼇戴萬人仰。”

五峰

指五個手指。《全唐詩》卷八七九載《酒令·招手令》:“死其三洛,生其五峰。”《資治通鑑·後漢隱帝乾祐三年》“為手勢令” 元 胡三省 註:“五峰,通呼五指也。”

連地

(1).猶接壤。 宋 趙蕃 《蕃近有鄙句簡諸公而廣文先生專以見貺盛意自不可不答》詩:“ 章 貢 昔連地, 沅 湘 今一鄉。”

(2).地方連片。《明史·張元勛傳》:“賊首 藍一清 …… 曾仕龍 等各據險結砦,連地八百餘里,黨數萬人。”

(3).遍地。 唐 包何 《同舍弟佶班韋二員外秋苔對之成詠》:“雨痕連地緑,日色出林斑。” 唐 杜荀鶴 《和友人見題山居》:“開戶曉雲連地白,訪人秋月滿山明。”

龍湫

雁盪山著名的大瀑布

百道

(1).猶百股。極言其多。 唐 沉佺期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雲間樹色千花滿,竹里泉聲百道飛。”

(2).想盡一切辦法。 明 徐復祚 《一文錢》第一折:“小生又百道營求,千方省儉,遂至財帛如山,門庭如市。”

天吳

水神名。《山海經·海外東經》:“ 朝陽之谷 ,神曰 天吳 ,是為 水伯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 天吳 。”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 天吳 踴躍於重淵, 王喬 披雲而下墜。” 唐 李賀 《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 天吳 移海水。” 清 張之洞 《讀史絕句·白居易》:“海圖題詠見憂思,浪攪 天吳 悔已遲。”

村翁

鄉村老人。 唐 杜甫 《詠懷古蹟》之四:“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元 張可久 《沉醉東風·靜香堂看雨》曲:“乘落日,村翁捕魚;感西風,倦客思鱸。” 清 鄭燮 《再到西村》詩:“送花鄰女看都嫁,賣酒村翁興不違。”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2) 年齡

(3) 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4) 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新地

舊時對於當代的諛稱。 晉 陸雲 《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熙光新地,邁勛九區。”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自 周 室,迄於新地,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雲耳。” 唐 李白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吾家有季父,傑出新地英。” 清 金農 《新編拙詩四卷手自抄錄付女兒收藏雜題》詩之一:“新地空嗟骨相癯,常裁別體闢榛蕪。”

禋禮

升煙祭天之禮儀。《續資治通鑑·宋哲宗元祐七年》:“今茲禋禮,奠幣上帝,祼鬯廟室,而地祇大神,久未親祀。”

升中

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 唐 武則天 《昇仙太子碑》序:“西鶼東鰈,已告太平之符; 鄗 黍 江 茅,屢薦昇中之應。”

(1).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禮記·禮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 鄭玄 註:“升,上也。中,猶成也。謂巡守至於方獄,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後以“升中”指祭天。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類帝禋宗,光有神器。升中以祀羣望,攝袂而朝諸夏。”《舊唐書·孝友傳·裴守真》:“況升中大事,華夷畢集,九服仰垂拱之安,百蠻懷率舞之慶。” 清 王士禛 《滇南凱旋歌》之三:“升中大禮視圜丘,黃幄天清宿霧收。”

(2).指祭天。

四維

(1) 古代指禮、義、廉、恥四種道德準則,認為是維繫國家所必需的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2) 指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四角

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淮南子》

(3) 指四方

流落四維

(4) 即四肢

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素問·生氣通天論》。馬蒔注:“四維者,四肢也。”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皇圖

(1).指 河 圖。《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聖皇乃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 呂延濟 註:“皇圖,謂 河 圖也。”

(2).封建王朝的版圖。亦指封建王朝。 唐 李賀 《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詩:“皇圖跨四海,百姓拖長紳。”《舊唐書·哀帝紀論》:“宇縣瓜分,皇圖瓦解。” 宋 岳飛 《乞本軍進討劉豫札子》:“逆 豫 逋誅,尚穴中土;陵寢乏祀,皇圖偏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兵部侍郎 阮 一本,為捕滅社黨,廓清皇圖事。”

(3).指皇位。《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三》:“朕今纘皇圖,恭修帝道。”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朕乃 大唐 天寳皇帝 是也。起自潛邸,入纘皇圖。”

詩詞推薦

  • 水仙花篇

    徐璣宋代〕成陣風作車,宓妃波為茵。良夕忽會過,明月寒鋪銀。環佩凌秋空,笙簫亦具陳。何以慰寥廓,樂此相知新。採珠
  • 李壁宋代〕鴉健觸翻紅蔌蔌,鷗閒占斷碧粼粼。
  • 游海雲寺唱和詩

    吳中復宋代〕錦里風光勝別州,海雲寺枕碧江頭。連郊瑞麥青黃秀,繞路鳴泉深淺流。彩石池邊成故事,茂林坡上憶前游。綠樽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戲馬台

    趙公豫宋代〕戲馬台邊風色寒,黃河晝夜水瀰漫。椎心每恨英雄盡,放眼還知天地寬。宴設鴻門王氣在,煙銷秦闕霸圖殘。知幾
  • 雜曲歌辭。崑崙子

    佚名唐代〕揚子譚經去,淮王載酒過。醉來啼鳥喚,坐久落花多。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水亭

    游酢宋代〕清溪一曲繞朱樓,荷密風稠咽斷流。夾岸垂楊煙細細,小橋流水即滄洲。
  • 春日途中五首

    項安世宋代〕微風急雪點微茫,漁浦江邊上客航。逆水趁潮如順水,他鄉送客似離鄉。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登樂遊原懷古

    豆盧回唐代〕緬惟漢宣帝,初謂皇曾孫。雖在襁褓中,亦遭巫蠱冤。至哉丙廷尉,感激義彌敦。馳逐蓮勺道,出入諸陵門。一朝
  • 頌古二十五首

    釋崇岳宋代〕趙州吃茶去,毒蛇橫古路。踏著乃知非,佛也不堪做。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松霞室

    乾隆清代〕丈尋已上見枝拿,覆室團團布蔭嘉。楊炯恰如經少室,照天起處滿青霞。
  • 題建德驛用經略張舍人壁間韻

    喻良能宋代〕殘暑塗山去,涼風至德來。吟餘秋色老,客里菊花開。傳舍全依石,中庭半是苔。張公有佳句,三復興悠哉。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銷夏

    乾隆清代〕銷夏憑何事,清吟興欲催。心閒日晷永,綺思方悠哉。天際涼颸動,檻外山花開。倏看明月上,入我戶牖來。即境
  • 秋日溪上偶成

    王立道明代〕本無羨魚意,聊復上苔磯。坐惜青蘋晚,行攀碧樹稀。兒童喧釣艇,雞犬狎鄰扉。近喜桑麻好,迎霜早授衣。
  • 諶祜宋代〕江山落日前朝夢,風雨黃華太古心。
  • 寒食題宋先生草堂

    陸宇燝清代〕天妒梅花更妒人,風風雨雨不知春。杜鵑啼處孤燈夢,寒食樽前一病身。易理愁中才得力,交情亂後始能真。天涯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歲晚感懷

    陸游宋代〕利名爭奪兩皆非,生世寧殊露易曦。老冉冉來誰獨免,冢累累處會同歸。聽歌莫惜終三疊,縱獵何妨更一圍。醉臥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

    張嵲宋代〕深夏遠林黑,溶溶雲動山。晚川澄眾影,霽色潤層巒。地靜知秋至,衣輕覺暑闌。居山非有意,偶托即身安。
  • 劉氏銅像

    方信孺宋代〕霸業淒涼一炬休,鑄金為像亦狂謀。五湖但說鴟夷子,千古誰知恩赦侯。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朱三松竹刻射鴻筆筒

    乾隆清代〕性疏喜酒雕不苟,世業由來臻極工。下馬彎弧底為者,喻疑薄彼目飛鴻。
  • 經普陀廣教之廟作

    乾隆清代〕雖雲佛法無揀擇,各有宜施理亦然。黃教合於蒙古地,青齊那闡梵王天。謬稱建廟祝斯福,豈解瘝官蓋已愆。版築
吳山原文_吳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