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栻的《送八兄》
全文:
彌旬積雨穗生耳,冬壑未渠收潦水。
圍爐情話政爾佳,乃復歸舟行萬里。
三年百感臥湘城,風急鶺鴒原上情。
豈地他人意獨真,每覺辦語溫*如*春。
少年銳氣凌八區,晚以樂義稱鄉閭。
聞人有急若己如,天報兩子雙明珠。
小隱卜築蘭溪邊,修篁喬木今參天。
是非榮辱不到處,卷書一榻清晝眠。
人言壽骨隱修眉,慶事鼎鼎供期頤。
豈惟宗族托軌範,政倚晚節增光輝。
有弟有弟復何為,杜門讀書人謂痴。
入山未遂掃松原,江頭獨立送歸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入山
(1).進入山里。《史記·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歲時,家貧……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蘇軾 《與林天和長官》之二十:“知入山未還,即日想已還治。起居佳否?往來衝冒,然勝游計不為勞也。”《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又大興土木,作 昭明宮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隱居。《三國志·蜀志·先主傳》“遷 觀 為別駕從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袁暐 《獻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當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十四:“入山燒黃白,一旦化為灰。” 許傑 《<文藝批評與人生>自序》:“我既然還生活在人類社會裡,也並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未遂
沒有達到;沒有實現
政變未遂
掃松
掃墓。 宋 李之彥 《東谷所見·先壟》:“吾鄉多於至節、歲節、清明詣墳所……乘祭之後,大率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遊覽,盡觀而歸。至節、歲節非掃松也,祇賞梅耳;清明非省墓也,祇踏青耳。”《古謠諺·<寒食占雨諺>序》:“《四時占候》:寒食係清明前一日,人家墓祭,謂之‘掃松’。”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江頭斑竹尋應遍,洞裡丹砂自採還。” 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 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
獨立
(1) 單獨的站立
獨立寒秋。——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2) 不依靠他人
獨立生活
(3) 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不受別的國家或政權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獨立(不依靠他人)國獨立(自主)。——清· 梁啓超《飲冰室全集·文集》
(4) 軍隊在編制上不隸屬於上一級單位,直接隸屬於更高一級單位
獨立營(不隸屬於團而直接隸屬於師的營)
(5) 孤立無依
煢煢獨立
張栻名句,送八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