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馬台原文
戲馬台邊風色寒,黃河晝夜水瀰漫。
椎心每恨英雄盡,放眼還知天地寬。
宴設鴻門王氣在,煙銷秦闕霸圖殘。
知幾亞父身先死,不見陰陵行路難。
詩詞問答
問:戲馬台的作者是誰?答:趙公豫
問:戲馬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戲馬台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趙公豫的名句有哪些?答:趙公豫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戲馬台
(1).古蹟名。在 江蘇省 銅山縣 南。即 項羽 涼馬台 。 晉 義熙 中, 劉裕 曾大會賓客賦詩於此。 清 錢謙益 《徐州雜題》詩之二:“重瞳遺跡已冥冥, 戲馬臺 前鬼火青。”參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泗水》、《嘉慶一統志·徐州府二》。
(2).古蹟名。在 河北 臨漳縣 西。又名 閱馬台 。 後趙 石虎 所築。 虎 從台上施放響箭,作為軍騎出入的信號。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
(3).古蹟名。在 江蘇省 江都縣 。台下有路,名 玉鉤斜 ,是 隋 代埋葬宮女的地方。見《嘉慶一統志·揚州府二》。
風色
(1).風。 唐 元稹 《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詩:“苦思正旦酬白雪,閒觀風色動青旂。” 明 高啟 《憶遠曲》:“ 揚子津 頭風色起,郎帆一開三百里。” 明 楊慎 《藝林伐山》卷二:“今按:風亦可言色。《楚辭》云:‘光風轉蕙汎崇蘭。’ 王逸 註云:‘雨止日出而風,草木亦有光也。’《樂府》:‘今朝風色好。’是風亦可言色。”《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這日將到 大姑塘 ,風色大作……只見兩隻大鹽船被風橫掃了,抵在岸邊。”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六:“只有淒微的風色,匿黯的日影,重雲摩頂,孤鵠啼枝,添繪了幾許悲愁的景象。”
(2).風勢,風向。 唐 韓偓 《江行》詩:“舟人偶語憂風色,行客無聊罷晝眠。” 宋 蘇軾 《與秦少游書》:“約此二十五六間可登舟,並海岸行一日至 石排 ,相風色過渡,一日至 遞角場 。”《水滸後傳》第十一回:“看見風色順了, 許義 引路,帶了十隻船,一同進發。”
(3).泛指天氣。 唐 盧照鄰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詩:“今朝風色好,延瞰極天莊。” 楊朔 《雪花飄在滿洲》:“開船那天,風色十分陰沉。”
(4).風光,景色。 唐 溫庭筠 《西洲曲》:“ 西洲 風色好,遙見 武昌 樓。” 宋 范成大 《長文再作複次韻》:“喜鵲門前人一笑,絶勝風色候 長乾 。” 魏巍 《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這就是 漢江 前線的自然風色。”
(5).形勢,動靜。《三國演義》第三八回:“ 權 見風色不利,收軍還 東吳 。”《說唐》第二四回:“這班人來得古怪,更兼相貌兇奇,莫非有劫王槓的 陳達 、 尤金 在內,你可在此看店,待我入城叫 叔寶兄 來,看看風色,卻不可泄漏。” 洪深 《五奎橋》:“ 周鄉紳 (看見風色不大好,立起身對 王老爺 ):這裡太陽曬,熱不過,我們祠堂里去坐罷。”
(6).猶風聲,訊息。《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 楊知縣 聽得這風色慌了,躲在艙里説道:‘奶奶,如何是好?’”
(7).神色,臉色。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忠存軌跡,義形風色。”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十二回:“ 康順風 便感到村里人這幾天的風色不對。”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遊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晝夜
(1) 白晝與夜晚
不分晝夜
晝夜營業
死生,晝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晝夜搒訊。——《明史》
(2) 又
晝夜不息
晝夜巡擾。——《廣東軍務記》
椎心
捶擊胸口。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九·韋蘇州》:“惶怖無暇,縶維不安。仰天椎心,收血續淚。”參見“ 椎心泣血 ”。
英雄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民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雄樂業。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放眼
極目遠望
放眼未來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宴設
謂擺設宴席。《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兵馬既至 江 頭,便須宴設,兵士、軍官食了,便即渡 江 。”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三:“在國初,有士夫被譴而責為衙校者,如海外數州,每闕守,帥司或差衙校攝州郡,宴設、修造則令賠補及出犒賞,遂有破家之患。”
宴席。《後漢書·楊彪傳》:“ 兗州 刺史 曹操 上殿,見 彪 色不悅,恐於此圖之,未得讌設,託疾如廁因出還營。”
鴻門
(1).高門,顯貴之家。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這個是遠方朋友,想亦是鴻門之客,老兄拜揖。”
(2).古地名。在今 陝西 臨潼 東。 楚 漢 相爭, 項羽 駐軍並會宴 劉邦 於此,故又稱 項王營 。《史記·項羽本紀》:“當是時, 項羽 兵四十萬,在 新豐 鴻門 。 沛公 兵十萬,在 霸上 。” 晉 潘岳 《西征賦》:“ 籍 含怒於 鴻門 , 沛 跼蹐而來王。”《齊東野語·詩用史論》引 宋 錢舜選 詩:“ 項羽 天資自不仁,那堪 亞父 作謀臣。 鴻門 若遂樽前計,又一 商君 又一秦。” 明 李東陽 《鴻門高》詩:“ 鴻門 高,高屹屹。日光盪,雲霧塞。雙舞劍,三示玦。”
(3).古地名。 漢 西河郡 縣名。 唐 時為 河東道 之邊。故地在今 山西省 代縣 、 朔州市 一帶。 唐 李商隱 《即日》詩:“ 赤嶺 久無耗, 鴻門 猶合圍。” 馮浩 註:“《漢書·地理志》: 武帝 元朔 四年,置 西河郡 ,統三十六縣,有 鴻門縣 ,又有 離石縣 。其地與 雁門 、 馬邑 相接, 唐 時 河東道 之邊也, 烏介 入犯正其地。”
王氣
舊指象徵帝王運數的祥瑞之氣。《東觀漢記·光武帝紀》:“望氣者言, 舂陵城 中有喜氣,曰:‘美哉王氣,鬱鬱蔥蔥。’” 唐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詩:“ 王濬 樓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氣黯然收。”《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髮跡》:“這術士喚做 廖生 ……忽一日夜坐,望牛斗之墟,隱隱有龍文五采,知是王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五章:“ 崇禎 眼看我們 李闖王 要得天下,所以趕快挖了 李 家祖墳,泄了 李 家祖墳上的王氣。”
煙銷
謂燒毀。 唐 章碣 《焚書坑》詩:“竹帛煙銷帝業虛,關 河 空鎖 祖龍 居。”
霸圖
(1).稱霸的雄圖。《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 玄盛 以緯世之量,當 呂氏 之末,為羣雄所奉,遂啟霸圖。” 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燕昭王》詩:“丘陵盡喬木, 昭王 安在哉!霸圖悵已矣,驅馬復歸來。” 清 顧炎武 《禹陵》詩:“國詒明德胙,人有霸圖稱。” 陳毅 《過汾河平原》詩:“霸圖衰歇三分 晉 ,塊土開基一統 唐 。”
(2).猶霸業,王業。謂建立國家。
(3).猶霸國。 清 黃鷟來 《送王遠齋回會稽》詩:“ 吳 越 古霸圖,遺蹟猶可按。”
知幾
謂有預見,看出事物發生變化的隱微徵兆。《易·繫辭下》:“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後漢書·袁紹傳》:“監軍之計,在於持牢,而非見時知幾之變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十二:“達者貴量力,至人尚知幾。” 清 方文 《贈錢馭少》詩之二:“ 伯子 知幾早,逃名 震澤 西。”
亞父
敬稱,表示僅次於父
亞父受玉斗。——《史記·項羽本紀》又
欲與亞父。
先死
(1).早死。《尉繚子·制談》:“先死者,亦未嘗非多力國士也。”
(2).謂死之前。《後漢書·張奮傳》:“臣犬馬齒盡,誠冀先死見禮樂之定。” 李賢 註:“先死謂未死之前也。”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陰陵
春秋 楚 邑。為 項羽 兵敗後迷失道處。 漢 時置縣。故城在今 安徽 定遠 西北。《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 至 陰陵 ,迷失道。”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宮調曲之二》:“ 陰陵 朝北附, 蟠木 引東臣。” 宋 無名氏 《念奴嬌·題項羽廟》詞:“ 垓下 兵稀, 陰陵 道狹,月暗雲如壘。”
行路難
(1).行路艱難。亦比喻處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絶,關塞蕭條行路難。”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詩:“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原為民間歌謠,後經文人擬作,采入樂府。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難》三首都較著名。《晉書·袁山松傳》:“初, 羊曇 善唱樂, 桓伊 能輓歌,及 山松 《行路難》繼之,時人謂之‘三絶’。” 陳去病 《少年行》之三:“勸君莫誦《行路難》,勸君莫復居 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