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諸公觀稼原文
山甫遄歸有詔期,省耕聊復輝幢麾。
翠岑恰似千旗密,綠野何妨萬馬馳。
鵰鶚精神元老貴,鼎彝功業太平時。
自惟晚進誠天幸,偶附台躔每處隨。
詩詞問答
問:陪諸公觀稼的作者是誰?答:張莊
問:陪諸公觀稼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陪諸公觀稼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2. 《桂勝》卷四作耀
參考注釋
山甫
即 仲山甫 。 周宣王 時的賢臣。後因用以代稱賢臣。 三國 魏 曹操 《善哉行》:“智哉 山甫 ,相彼 宣王 。” 晉 盧湛 《贈劉琨》詩:“ 伊陟 佐 商 , 山甫 翼 周 。” 唐 魏知古 《春夜寓直鳳閣懷群公》詩:“夙夜懷 山甫 ,清風詠所思。”
詔期
徵召的日期。《管子·立政》:“相高下,視肥墝,觀地宜,明詔期,前後農夫,以時均修焉。”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張佩綸 曰:“‘明詔期’謂徵召之期。”
省耕
古代帝王視察春耕。《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幢麾
旌旗儀仗之類。《後漢書·班超傳》:“拜 超 為將兵長史,假鼓吹幢麾。”《三國志·吳志·周魴傳》:“並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一:“幢麾……謂旌旗指麾眾也。”
恰似
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一朵。——徐志摩《沙揚那拉》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鵰鶚
(1).雕與鶚。猛禽。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虎豹豺兕,失氣恐喙;鵰鶚鷹鷂,飛揚伏竄。” 五代 譚用之 《塞上》詩之二:“牛羊集水煙黏步,鵰鶚盤空雪滿圍。” 明 徐霖 《桐城歸舟漫興》詩:“仰窺鵰鶚雲霄上,近狎鳧鷖洲渚間。”
(2).比喻奸佞。《後漢書·張衡傳》:“鵰鶚競於貪婪兮,我脩絜以益榮。” 李賢 註:“喻讒佞也。” 唐 元稹 《哭呂衡州》詩之四:“鵰鶚生難敵,沉檀死更香。”
(3).比喻才望超群者。 唐 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蛟龍得雲雨,鵰鶚在秋天。” 仇兆鰲 註:“《唐書》: 韋思謙 為御史大夫,見王公未嘗屈禮,曰:‘耳目之官,固當特立,鵰鶚鷹鸇,豈眾禽之偶。’”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韻》:“如何 宋右史 ,斥鷃議鵰鶚。”自註:“起居舍人 宋維翰 奏:‘ 种放 隱居 終南 ,乞量才録用。’頗為識者所笑。” 明 楊基 《憶北山梨花》詩:“未能摶搖跨鵰鶚,詎免束縛同鷄豚。”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元老
古時稱天子的老臣,現指政界年輩資望高的人
鼎彝
亦作“ 鼎彝 ”。古代祭器,上面多刻著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前郡尹 溫太真 、 劉真長 ,或功銘鼎彝,或德標素尚。” 李善 註:“《禮記》曰:鼎有銘,銘者,論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勳勞,而酌之祭器。《左氏傳》: 臧武仲 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銘其功,以示子孫。” 宋 王安石 《韓忠獻輓辭》之二:“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 胡適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鼎彝、泉幣、碑版、壁畫、雕塑、古陶器之類,雖缺乏系統的整理,材料確是不少了。”
功業
(1) 功勳與事業
千秋功業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漢· 賈誼《過秦論》
(2) 士農工商所從事的事業或工作
民勤於力則功業牢
(3) 工作的成績,成果
太平
社會安定
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晚進
後進;後輩。《新唐書·陸餘慶傳》:“ 餘慶 於寒品晚進,必悉力薦藉。” 宋 陳師道 《題王平甫帖》詩:“可恨治朝無此老,卻嫌晚進不同生。” 清 黃宗羲 《汰存錄題辭》:“晚進不知本末,迷於向背,余故摘其一二辨之。”
天幸
險遭災禍而倖免的好運氣
每處
到處,各處
這個鄉每處都有人發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