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感十五首·其十一原文
四野悲龍戰,群方習豹韜。
煙塵來滾滾,江漢去滔滔。
雲構千章棟,風帆萬斛艘。
炎波俱鼎沸,何用賦民勞。
詩詞問答
問:述感十五首·其十一的作者是誰?答:吳當
問:述感十五首·其十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述感十五首·其十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豪韻
參考注釋
四野
四周廣闊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名聞四野
雪後,四野白茫茫的一片
龍戰
本謂陰陽二氣交戰。《易·坤》:“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後遂以喻群雄爭奪天下。 晉 潘岳 《楊荊州誄》:“天猒 漢 德,龍戰未分。” 唐 胡曾 《題周瑜將軍廟》詩:“共説前生國步難,山川龍戰血漫漫。” 明 李夢陽 《艮岳篇》:“漫倚南雲望南土,古今龍戰是中州。” 清 魏源 《雜詩》之五:“天步方變更,龍戰開屯難。”
豹韜
(1).古代兵書《六韜》篇名之一。相傳為 周 呂尚 (號 太公望 )所撰。《淮南子·精神訓》:“故通 許由 之意,《金縢》、《豹韜》廢矣!” 高誘 註:“《金縢》、《豹韜》, 周公 、 太公 陰謀圖王之書也。”
(2).借指用兵的韜略。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詩:“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 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一紙軍書下,如雲萬騎來,豹韜猶未展, 麟閣 已先開。”
(3).用豹皮製成的弓袋。 唐 黃滔 《南海韋尚書啟》:“俾以佩豹韜而直下,建龍節以遐征。”
煙塵
(1) 菸灰
(2) 煙霧和塵埃
(3) 烽煙和戰場上揚起的塵土,舊時指戰火
漢家煙塵在東北。——唐· 高適《燕歌行》
九重城闕煙塵生。——唐· 白居易《長恨歌》
(4) 舊時指人煙稠密的地方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杜甫《為農》
滾滾
(1) 大水急速翻騰向前
大江滾滾東去
(2) 也泛指急速翻騰的樣子
濃煙滾滾
開路的炮聲像滾滾春雷,震撼著崇峻岭。——《太行青松》
江漢
(1). 長江 和 漢水 。《書·禹貢》:“ 江 漢 朝宗於海。”《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 ,南國之紀。” 朱熹 集傳:“ 江 漢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 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 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
(2).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後漢書·荀彧傳》:“ 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兵 江 漢 ,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文選·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 ,始知 楚 塞長。” 李善 註:“ 江 漢 , 荊 楚 之境也。”
(3).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 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鰲 註:“ 江 漢 ,指 巴 蜀 。”
(4).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 陳毅 《吟 * 形勢》:“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
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連續不斷
他滔滔地辯論著,臉上興奮得通紅。——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
這使他們驕傲了,一路滔滔開向平型關,…。—— 周立波《悼田守堯同志》
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楚辭·東方朔·七諫》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書》
況且老荊那樣的人,滔滔者皆是,換一個來,何嘗會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辭·九章》
雲構
亦作“ 雲搆 ”。 1.形容作品大量湧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及 枚乘 摛艷,首製《七發》,腴辭雲搆,誇麗風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於是賦頌先鳴,故比體雲構,紛紜雜遝,信舊章矣。”
(2).高大的建築物,大廈。《文選·陸機<招隱詩>》:“輕條象雲構,密葉成翠幄。” 張銑 註:“雲構,大夏也。”《藝文類聚》卷六二引 南朝 陳 沉炯 《太極殿銘》:“億兆填填而樂成也,曾未數旬,煥然雲構。” 元 陳賡 《寒食祀墳回登臨晉西原廢寺》詩:“當年雲構倚天開,一夕煙塵化刼灰。” 清 唐孫華 《哭座主玉峰尚書徐公》詩之二:“栽培杞梓扶雲構,回挽文章壯 漢 京。”
(3).高山上的岩洞。《藝文類聚》卷七引 晉 謝道韞 《登山》詩:“巖中閒虛宇,寂漠幽以玄。非工復非匠,雲搆發自然。”
千章
(1).千株大樹。《史記·貨殖列傳》:“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 宋 葉適 《毋自欺室銘》:“蔚然千章,被冒洞谷。”
(2).指大樹千株。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百傾風潭上,千章夏木清。” 趙光榮 《長篇十四章》:“拔地勢湧出,眾木還千章。”
風帆
亦作“ 風颿 ”。 1.船帆。 清 林則徐 《中秋嶰筠尚書招余及關滋圃軍門天培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轉眸已失 大小虎 ,須臾 沙角 風颿收。” 郭風 《葉笛集》:“我看見無數的雙桅船,以它們的高聳的桅桿、紅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風帆,張起或卷下的風帆,來裝飾你的港口。”
(2).指張帆乘風而行的船。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三高亭記改本》:“嘗試倚楹而望,水光浮空,雲日上下,風颿煙艇,飄忽晦明。” 明 張煌言 《懷王媿兩少司馬徐闇公沉復齋中丞》詩:“南望 銅陵 又一山,風颿千尺鯨波間。” 艾蕪 《海島上》:“屋外一望無際的淡藍色海面和幾隻茶褐色風帆,便像壁間的大畫幅一樣,明靜而清新地擺在我的眼前。”
萬斛
極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為一斛, 南宋 末年改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吳 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 明 沉采 《千金記·省女》:“正是胸中萬斛愁難遣,付與殘花逐水流。” 清 惲敬 《新喻羅坊漕倉記》:“春、夏、秋三時,得雨漲,發萬斛之舟,隨流東下。” 郭沫若 《落葉》第二九信:“我對著你這近在咫尺而又遠在天涯的哥哥,時而又感受著無限的哀愁,萬斛的熱淚無端地從眼中湧出。”
炎波
(1).紅色的波浪。 三國 魏 曹丕 《玉玦賦》:“嗽丹水之炎波,蔭瑤樹之玄枝。”
(2).形容沙漠地區的熱浪。 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詩:“蒸沙爍石然虜雲,沸浪炎波煎 漢 月。”
鼎沸
比喻吵鬧、亂糟糟的樣子。有如鍋里的水開了一樣
義兵鼎沸,在於董卓。——《後漢書·王允傳》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詩詞推薦
不和三疊戲作三絕句呈培才一噱·其一
方仁淵〔清代〕絡繹郵筒遞小奴,開緘朗誦錦模糊。不知歲杪催租外,添個詩人尚索逋。
名句推薦
- 百歲光陰如迅速牧常晁《梧桐樹》
- 焚香奏仙唄,向夕遍空山
- 餘生敢忘尊前話,先正曾同席上賓
- 接向上人通一路,拳頭豎起莫嫌粗釋紹曇《契庵》
- 載彈載詠,爰得我娛
- 毗盧師,法身主,從奪臨機些子許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鑿鑿攻我瑕,不隨世人啞曾國藩《秋懷詩五首》
- 一肩直欲荷斯文,兩眼從前識英偉洪咨夔《程廣文季允得崔西清薦詩來用韻》
- 不緣白石淵名玉,只為淵深有玉龍錢聞詩《玉淵亭》
- 何有肯向雪中看,已作新年滿意明陳宓《臘望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