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原文
竺宇平山左,厥名功德林。
石磴雖不高,亦足具四臨。
右俯適來川,絲管猶繁音。
左挹麥塍綠,實覺娛吾心。
視聽胥且置,一思功德義。
譬如惠心者,勿問孚惠意。
佛無物不度,度亦不居惠。
是則功與德,二字將何寄。
微覺調御笑,語言實兒戲。
詩詞問答
問:功德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功德林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六
參考注釋
山左
(1).山的東側。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三》:“﹝ 翼際山 ﹞上有 吳 江夏 太守 陸渙 所治城……山左即 沔水 口矣。”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別駕》:“某別駕之任 嶺 南,值大雨,借館於山左 許氏 家。”
(2).特指 山東省 。因在 太行山 之左(東),故稱。 清 黃宗羲 《通議大夫靳公傳》:“先世為 山左 之 歷城 人。” 清 劉大櫆 《翰林編修李公墓志銘》:“ 治運 提學 山左 ,公主校閲,甄拔號得人。”
功德
(1)
(2) 功業與德行
功德無量
武父子亡( wú)
(3) 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漢書·蘇武傳》
(4) 多泛指念佛、誦經、布施等佛事
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
石磴
石級;石台階。 南朝 梁 蕭統 《開善寺法會》詩:“牽蘿下石磴,攀桂陟松梁。”《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約有十數里,方得石磴,磴有百來級,級盡方是平地。” 清 錢謙益 《香山寺》詩:“雲從石磴中間出,月向香臺下界生。”《收穫》1984年第3期:“有的地方石磴足有二尺高,可磴面兒只有二寸來寬,大腿高高地提上去,腳板貼緊石磴橫過來,咬著牙關彆足氣,才能升上一磴。”
四臨
四面逼近。《南史·宋紀上·武帝》:“公蒐乘秣馬,敻入遠疆,衝櫓四臨,萬雉俱潰,拓土三千,申威龍漠。” 唐 陸贄 《安撫淮西歸順將士百姓赦》:“今王師四臨,所至剋捷,將士百姓,款附甚多。”《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請加戍 劍南 、 西山 、 涇原 等州, 安西 鎮守,揚兵四臨……可以立功雲。”
適來
方才;剛才
適來誰進去了?
絲管
弦樂器與管樂器。泛指樂器。亦借指音樂。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高陽王寺》:“入則歌姬舞女,擊竹吹笙,絲管迭奏,連宵盡日。” 唐 杜甫 《贈花卿》詩:“ 錦城 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金 王若虛 《恆山堂記》:“每府僚宴集其上,綺羅照野,絲管沸天,遊人指點咨嗟,邈在仙境。” 清 馮班 《鈍吟雜錄·正俗》:“古人之詩皆樂也,文人或不閒音律,所作篇什,不協於絲管。”
繁音
繁密的音調。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六引緩清唱,三調佇繁音。” 明 唐順之 《送陸訓導序》:“豈所謂詩之遺耶,抑亦浮艷要眇,繁音促節,悲而助欲者耶!” 清 陸次雲 《圓圓傳》:“繁音激楚,熱耳酸心。”
視聽
(1) 看和聽
視聽效果
(2) 看到的和聽到的
以正視聽
(3) 指視力和聽力
視聽不衰
思功
苦思之功,創作中的苦心經營。《梁書·蕭子顯傳》:“每有製作,特寡思功,須其自來,不以力構。”
德義
(1).道德信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二》:“彼皆戴仰大王德義,願為大王臣妾。德義已行,南面稱伯, 楚 必斂衽而期。” 晉 潘岳 《西征賦》:“誦六藝以飾姦;焚詩書而面牆;心不則於德義,雖異術而同亡。” 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為一鄉一縣,其德義惠愛,尚足以薰蒸漸澤。”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或棄斥德義,蹇視淫游,以嘲弄社會,聊快其意,如 堂祥 。”
(2).謂賞罰得當;亦謂從善去惡。《國語·周語中》:“故聖人之施捨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也亦議之,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主德義而已。” 韋昭 註:“賞得其人,罸當其罪,是為德義。”《國語·晉語七》:“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而望,曰:‘樂夫?’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德義之樂則未也。’公曰:‘何謂德義?’對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謂德義矣。’” 韋昭 註:“善善為德,惡惡為義。”
譬如
(1) 舉個例子,打個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勢譬如一身。——宋· 蘇軾《教戰守策》
惠心
(1).利民之心。《易·益》:“有孚惠心,勿問元吉。” 王弼 註:“惠之大者,莫大於心,因民所利而利之焉。”
(2). * 之心。惠,通“ 慧 ”。《後漢書·皇后紀上·光武郭皇后論》:“及至移意愛,析嬿私,雖惠心妍狀,愈獻醜焉。”《文選·謝瞻<張子房詩>》:“惠心奮千祀,清埃播無疆。” 劉良 註:“明惠之心。” 清 方文 《雲間五子詩·陳臥子子龍》:“惠心燭千仞,雄風扇八區。”
無物
不存在東西;空洞
不度
不合法度;不遵禮度。《左傳·隱公元年》:“今 京 不度,非制也。” 杜預 註:“不合法度,非先王制。”《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是人也,居喪而不哀,在慼而有嘉容,是謂不度,不度之人,鮮不為患。” 顏師古 註:“不度,不遵禮度也。”
不估計。 宋 蘇軾 《紫宸殿正日教坊詞教坊致語》:“知輿情之願頌,顧盛德之難形,不度荒蕪,敢進口號。”
不居
(1).無人居住;不能居住。《孔叢子·雜訓》:“毀不居之室以賜窮民,奪嬖寵之祿以振困匱。”《漢書·嚴助傳》:“以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煩中國。” 顏師古 註:“地不可居。”
(2).不停留。《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民氣解惰,師興不居。” 鄭玄 註:“不居,象風行不休止也。”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宋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歲月曾幾何,耆老逝不居。” 朱自清 《兒女》:“在這件事上,我現在毫不能有一定的主意;特別是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知道將來怎樣?”
(3).不占有。《老子》:“功成而不居。”不居,一本作“弗居”。
是則
雖則;雖然。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七出:“是則無妻我身自不由己,須有爹媽在家鄉尤未知。”《宋元戲文輯佚·王祥臥冰》:“是則冒寒途路遙,順父母顏情,怎敢辭勞。”
調御
(1).調教駕御。《無量義經·德行品》:“調御大調御,無諸放逸行,猶如象馬師,能調無不調。” 唐 柳宗元 《南嶽般舟和尚第二碑》:“攝取調御,凡歸於正真者,動而成羣,不自知其教。”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一:“若踶囓之馬,調御有道,久則自然馴熟。”
(2).佛教語。“ 調御丈夫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勸請調御,常住世間,救現在之兵災,除當來之苦集。” 唐 柳宣 《與翻經大德等書》:“僕心懷正路,行屬歸依,以實際為大覺,玄軀無為,是調御法體。”
語言
用以表達情意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關係,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
兒戲
原義為兒童遊戲。比喻處事輕率,不嚴肅
拿很嚴重的問題當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