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居即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齋居即事原文

朵殿深沉暑不留,清齋晝靜篆煙浮。

短長南北日占晷,小大往來易惕周。

覺道有風原解慍,思量無雨那消愁。

問予愁果全消未,尚為籌邊繫念悠。

詩詞問答

問:齋居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齋居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齋居即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三

2. 去聲

參考注釋

朵殿

大殿的東西側堂。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 仁宗 ﹞冬不御爐。每御殿,則於朵殿設爐以禦寒氣。” 宋 錢愐 《錢氏私志》:“ 米 ( 米元章 )乃顧朵殿云:‘皇帝叫內侍要唾盂。’” 清 馮桂芬 《五十初度自題小影》詩:“朵殿臚名叨上第,繡衣持節歷南天。”

深沉

(1)

(2) 指聲音低沉

大提琴深沉的音調

(3) 形容程度深

暮色深沉

(4) 沉穩;不外露

深沉的微笑

(5) 幽深

閨閣深沉

清齋

(1).謂舉行祭祀或典禮前潔身靜心以示誠敬。《舊唐書·禮儀志四》:“其太尉行事前一日,於致齋所具羽儀鹵簿,公服引入,親授祝版,乃赴清齋所。” 唐 顧雲 《華清詞》詩:“相公清齋朝蕊宮,太上符籙龍蛇蹤。”《武王伐紂平話》卷下:“ 文王 清齋三日,沐浴聖體。第三日, 文王 宣文武排鑾駕再去求賢。”

(2).謂素食,長齋。 晉 支遁 《五月長齋》詩:“令月肇清齋,德澤潤無疆。” 唐 王維 《積雨輞川莊作》詩:“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清 唐孫華 《恕堂再次前韻見贈複次韻答之》:“中夜飢腸自雷轉,清齋三月常無鹽。”

(3).清靜之室。 郁達夫 《鹽原日記詩抄》之二:“何人解得山居樂,六月清齋午夢涼。”

篆煙

盤香的煙縷。 宋 高觀國 《御街行·賦簾》詞:“鶯聲似隔,篆煙微度,愛橫影參差滿。”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風裊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之二八:“但是有情皆滿願,更從何處著思量,篆煙殘燭並迴腸。” 聞一多 《劍匣》詩:“那爐上炷著裊裊的篆煙,許只可用半透明的貓兒眼刻著。”

短長

(1) 缺點和長處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壞

(3) 意料不到的變故

(4) 物品的短與長

(5) 人的個子的矮或高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時猶雲一切、所有。《書·顧命》:“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左傳·莊公十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北史·樂運傳》:“大尊比來小大之事,多獨斷之。” 清 黃鷟來 《詠史》之一:“曠觀宇宙內,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長的和幼的、輕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凶也。”《詩·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鄭玄 箋:“小大,猶長幼也。”《禮記·王制》:“疑獄,氾與眾共之。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鄭玄 註:“小大,猶輕重也。”《禮記·樂記》:“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事行。” 鄭玄 註:“小大,謂高聲正聲之類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謂全家。 晉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無緣,省告,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晉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兒子。《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亦恐 權 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至其使,悉斬送 彌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宿舒 、 孫綜 前到 吳 ,賊 權 問臣家內小大, 舒 、綜對臣有三息。”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安中令大度》:“喚小大取鐁鑼將篦照來。中令自就地取幞頭,用公服袖揩拭。”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覺道

(1).佛教指成佛正覺之路。 唐 岑參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詩:“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2).猶覺得。《醒世恆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玉娘 也十數夜未睡,覺道甚勞倦。”《水滸傳》第四二回:“ 宋江 覺道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解慍

消除怨怒。語出《孔子家語·辯樂解》:“昔者 舜 彈五絃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唐 張九齡 《恩賜樂遊園宴應制》詩:“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 清 袁枚 《答某明府書》:“足下解慍處甚多,其速往可也。” 何啟 胡禮恆 《新政論議》:“公平布則郅治可期,有阜財解慍之風,無敢怒難言之隱也。”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這事兒該怎么辦

(2) 放在心上;惦記

方才我是怕說話防頭招的我們奶奶哭,所以催你出來的。別思量。——《紅樓夢》

幾個月不見了,思量你哩

消愁

消除憂愁。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彈綦亦近世雅戲,消愁釋憒時可為之。” 唐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紅樓夢》第一回:“只願世人當那醉餘睡醒之時,或避事消愁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洗舊翻新,卻也省了些壽命筋力。”京劇《貴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氣沒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籌邊

籌劃邊境的事務。 宋 劉過 《八聲甘州·送湖北招撫吳獵》詞:“共記玉堂對策,欲先明大義,次第籌邊。”《明史·吳執御傳》:“故曰籌邊不在增兵餉,而在擇人。”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四》:“請更以籌邊進,從來籌邊者三策:曰和,曰守,曰戰。”

繫念

牽掛,掛念

詩詞推薦

  • 白帝城懷古

    陳子昂唐代〕日落滄江晚,停橈問土風。城臨巴子國,台沒漢王宮。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懸青壁斷,地險碧流通。古木
    齋居即事原文_齋居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南堂

    許月卿宋代〕南堂有客{插扌換禾}旻,面面軒窗納曉雲。雲入書檠無俗氣,月來吟幾有清芬。豈無綠竹詩淇澳,亦有蒼苔書篆
  • 贈汪倫

    李白唐代〕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齋居即事原文_齋居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

    元稹唐代〕曉入白蓮宮,琉璃花界淨。開敷多喻草,凌亂被幽徑。壓砌錦地鋪,當霞日輪映。蝶舞香暫飄,蜂牽蕊難正。籠處
  • 臨江仙

    王哲元代〕遊歷都京並府郡,更兼縣鎮坊村。並無術法沒談論。一般真箇好,六業鐵聲渾。莫*時時清韻響,人人喚出家門。
  • 次前韻寄潤父

    黃庭堅宋代〕昏昏迷簿領,勿勿貴晷景。嘗盡身百憂,迄無田二頃。喜從吾宗游,九里河潤永。呼兒跪酒樽,戒婦饌湯餅。老夫
  • 和張少監舟中望蔣山

    徐鉉唐代〕谿路向還背,前山高復重。紛披紅葉樹,間斷白雲峰。盡日慵移棹,何年醉倚松。自知閒未得,不敢笑周顒。
  • 贈紀士詩

    陸機魏晉〕瓊環俟豐價。窈窕不自鬻。有美峨眉子。惠音清且淑。修姱協姝麗。華顏婉如玉。
  • 送王相公赴幽州

    皇甫曾唐代〕台袞兼戎律,勤憂秉化元。鳳池東掖寵,龍節北方尊。長路山河轉,前驅鼓角喧。人安布時令,地遠答君恩。暮日
  • 絕句五首

    劉子翬宋代〕竹繞茅檐水繞階,東風漸欲放春回。丁寧紅紫休爭發,待取山南刺史來。
  • 古意報袁功曹

    江淹南北朝〕從軍出隴北,長望陰山雲。涇渭各異流,恩情於此分。故人贈寶劍,鏤以瑤華文。一言鳳獨立,再說鸞無群。何得
    齋居即事原文_齋居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載見

    佚名先秦〕載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鶬,休有烈光。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
  • 十蟲吟

    舒岳祥宋代〕蟲有賣油公,什伍處陰濕。長腳如蠨蛸,愛莫能助細走不及。兒童反接之,邀其吐微汗。所挾雖不多,坐此遭攟拾
  • 清暉樓秋夕

    李孟璿明代〕高閣軒窗靜,遙城鼓角鳴。明河橫夕影,煙樹擁秋聲。白苧因風度,清尊帶月傾。寒螿吟砌下,惻惻不勝情。
  • 玉樓春

    毛滂宋代〕泥銀四壁盤蝸篆。明月一庭秋滿院。不知陶菊總開無,但見杜苔新雨遍。去年醉倒云為簟。未盡百壺驚日短。小雲
    齋居即事原文_齋居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將至蘭陵道中以遠岫重疊出寒花散漫開為韻

    李處權宋代〕舟子厭牽挽,峻瀨凌風湍。煙霏麗初日,水氣生早寒。鹺物直六伯,始嘆生理難。一月不食肉,悽然對盤餐。
  • 題木刻屏·其一·壺天薈景

    乾隆清代〕稅駕登台鶴去翩,采芝來者石橋邊。壺中總是煙霞侶,名姓何須問列仙。
  • 久雨望晴十月六日夜雷雨大作

    舒邦佐宋代〕十月天猶暖,渾如二月晴。雷聲兼雨勢,春令已冬行。稻穟多生耳,田家有嘆聲。官倉須玉粒,早為掛銅鉦。
  • 醜奴兒(次韻何文成燈下鏡中桃花)

    石孝友宋代〕菱花鏡里桃花笑,清影團團。月淡風寒。深夜移燈許細觀。武陵溪上當時事,何處飛鸞。淚紙驚瀾。飄盡紅英不忍
    齋居即事原文_齋居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
  • 聞雲谷新成約何古林同居

    王漸逵明代〕倫子新成雲谷窩,掃開駢翳待王何。數來賢聖還能幾,靜後工夫豈在多。不向爐前重作灶,任教門外可張羅。呼童
齋居即事原文_齋居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