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其三原文
形容雖變道常存,混俗心源亦不昏。
試讀善財巡禮偈,當時豈例是沙門。
詩詞問答
問:偈·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慧忠
問:偈·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押元韻 出處:全唐詩續補遺
2. 《五燈會元》作「儀」
參考注釋
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覺民《與妻書》
常存
永久存在,長期存在。 漢 班固 《 * 通·社稷》:“禮不常存。”《宋書·范曄傳》:“且大梗常存,將重階亂,骨肉之際,人所難言。”《隋書·經籍志四》:“以為 天尊 之體,常存不滅。”
混俗
謂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脫。 唐 楊於陵 《贈毛仙翁》詩:“先生 赤松 侶,混俗遊人間。”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 藏幾 工詩好酒,混俗無拘檢。” 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第三折:“難道陽世間官府多機變,陰府內神靈也混俗,把 森羅殿 都做了營生鋪?”
心源
猶心性。佛教視心為萬法之源,故稱。 唐 元稹 《度門寺》詩:“心源雖了了,塵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問心源無所有,答雲疎懶味偏長。”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渾淪與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貞統於《乾》《坤》之妙。”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純瑩智照直證心源,不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發揮光大。”
試讀
嘗試性地閱讀
我上次試讀的那本書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
善財
(1).梵語sudhana意譯。亦稱“ 善財童子 ”。佛教菩薩之一。《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說的求道者。經中說他是 福生城 長者之子,因 文殊 指點,參訪了五十三個善知識而成菩薩。因其參過 觀音 ,故 觀音 的塑像或畫像旁,一般常有 善財童子 之像。《羅摩伽經》卷下:“爾時 善財童子 ,皆得見聞,善知解了諸奇特事。” 南朝 陳 徐陵 《齊國宋司徒寺碑》:“ 善財童子 南行未窺, 目蓮沙門 北游不見。” 宋 李綱 《雷陽與吳元中書》:“君子觀象, 善財 徧參也。”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善財 入已,見百千萬億樓閣,一樓閣內有一 彌勒 ,領諸眷屬,並一 善財 而立其前。”
(2).見“ 善才 ”。
巡禮
(1) 參觀名勝古蹟,或憑弔懷古,或參加特殊活動,或有特定目的的旅行
(2) 佛教稱到各地禮拜
當時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
沙門
梵語的音譯。出家的佛教徒的總稱。也指佛門
老孫一向秉教沙門。——《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