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秘丞赴任鄱陽

作者:張方平 朝代:宋代

送宋秘丞赴任鄱陽原文

蕭灑武夷秀,茲人美且偲。

治經通古學,應務富時材。

盍在脩書選,行須造幣回。

更研輕重術,歸奏阜民財。

詩詞問答

問:送宋秘丞赴任鄱陽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送宋秘丞赴任鄱陽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宋秘丞赴任鄱陽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張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張方平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蕭灑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治經

治:研究;經,指《易》、《詩》、《書》、《禮記》、《春秋》等儒家經典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資治通鑑·漢紀》

古學

(1).研究古文經、古文字之學。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是以治古學、貴文章者,謂之俗儒。” 徐彥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漢 時謂之古學;《公羊》 漢 世乃興,故謂之今學。” 漢 許沖 《上<說文解字>書》:“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本從 逵 受古學。” 段玉裁 註:“古學者,《古文尚書》、《詩毛氏》、《春秋左氏傳》及《倉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學也。”《後漢書·鄭玄傳》:“中興之後, 范升 、 陳元 、 李育 、 賈逵 之徒爭論古今學,後 馬融 答 北地 太守 劉瓌 及 玄 答 何休 ,義據通深,由是古學遂明。” 明 楊慎 《譚苑醍醐·莊子解》:“《莊子》為書……士無古學,不足以知之。”後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學術。 胡適 《<國學叢刊>發刊宣言》:“近年來,古學的大師漸漸死完了。”

(2).科舉功令文字如策論、律賦、經義、八股文、試帖詩以外的經史學問,稱古學。 宋 李幼武 《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卷六:“﹝ 呂希哲 ﹞從 王安石 學。 安石 以為:凡士未官而事科舉者,為貧也;有官矣,而復事科舉,是僥倖富貴利達,學者不由也。公聞之,遽棄科舉,一意古學。”《儒林外史》第四六回:“ 唐二棒椎 道:‘ 老華 ,我正有件事要來請教你這通古學的。’ 虞華軒 道:‘我通甚么古學,你拿這話來笑我。’”

應務

(1).處理政務。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序:“ 嘉 有應務之器,故長字 良宰 ,蓋取待封宰割之義也。” 宋 蘇軾 《乞擢用程遵彥狀》:“而端靜之士,雖有過人之行、應務之才,又皆藏器待時,恥於自獻,朝廷莫得而知之。” 清 劉大櫆 《芋園張君傳》:“應務之暇,即披覽書史。”

(2).應酬事務。 明 唐順之 《答周七泉通判書》:“僕自來家居,多是謝卻一切應務,或閉門讀書,或宴坐山水間。”

時材

(1).應時的才能。 宋 曾鞏 《左右正言制》:“某綽有時材,通於世用。”

(2).指應時的人材。 宋 田況 《儒林公議》卷上:“ 王曾 僕射有臺宰之量,每進時材,不欲人歸恩在己。”

輕重

(1) 重量的大小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這兩隻箱子輕重不一樣

(2) 情況嚴重程度的深淺,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輕重緩急,不能一把抓

(3) 恰當或合適的性質或狀態;適當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說話不知輕重

(4) 意義的大小

輕重固何如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民財

人民的財物。《墨子·節用上》:“民財不足,凍餓死者,不可勝數也。”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不以人力徇於禽獸,不奪民財以養狗馬。”《宋史·食貨志上五》:“朝廷欲寬力役,立法召募,初無過斂民財之意。” 清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寄伯瑤》:“入口歲贏二千萬,曷怪民財日窮匱。”

詩詞推薦

送宋秘丞赴任鄱陽原文_送宋秘丞赴任鄱陽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