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心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瑩心堂原文

瑩心繹前訓,切已勉今思。

必也所無逸,又非假有為。

大公體合正,順應物何私。

即境堪會道,兩言百世師。

詩詞問答

問:瑩心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瑩心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瑩心堂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九

2. 堂額為書皇祖御

參考注釋

前訓

先君的教誨。《國語·晉語四》:“臣聞之,親有天,用前訓,禮兄弟,資窮困,天所福也。” 韋昭 註:“前訓,先君之教。”《後漢書·胡廣傳》:“國有大政,必議之於前訓,諮之於故老,是以慮無失策,舉無過事。” 晉 劉琨 《謝錄功表》:“臣雖不逮,預聞前訓,恭讓之節,臣猶庶幾。”

無逸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諶‘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擬將《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有為

做出成績

奮發有為

大有為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大公

(1).謂以天下為公。 漢 劉向 《說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堯 是也……得 舜 而傳之,不私於其子孫也。”

(2).極其公正。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徽宗 嘗對輔臣語及 元祐 、 紹聖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吾道貴大公,片言折邪妄。” 鄒韜奮 茅盾 等《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深望領導抗戰之領袖與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決然,當機立斷。”

即 太公望 ( 呂尚 )。輔佐 武王 滅 商 有功,封於 齊 。《左傳·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 周 室!’” 劉文淇 疏證:“ 太公 ,謂 呂尚 也…… 梁履繩 曰:‘始封之君,子孫尊為太公。《齊世家》: 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 。《田敬仲世家》亦稱 田和 為太公,是也。’”

合正

對他人妻子的敬稱。 宋 朱熹 《與柯國材書》:“閤正孺人、令郎各安佳。”一本作“ 閣正 ”。

順應

順著某種趨勢去適應

順應時代的潮流

兩言

三言兩語。謂少量幾句話。《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

百世師

謂人的品德學問永遠為後代的表率。語出《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 宋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清 唐甄 《潛書·辨儒》:“ 求 ( 冉求 ) 賜 ( 端木賜 )之學多疾,宜若無功者;諸儒之學如錫百火,可為百世師,宜若有功者。然而得失相反、功業相遠也。”

詩詞推薦

瑩心堂原文_瑩心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