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堂用前題韻原文
殿旁堂創魯共雲,壞壁金絲回響聞。
聖道祇如天廣大,神奇反覺小斯文。
詩詞問答
問:金絲堂用前題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金絲堂用前題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金絲堂用前題韻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六
參考注釋
金絲
(1).金制的線。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公主乘七寳步輦……其上仍絡以真珠玳瑁,又金絲為流蘇,彫輕玉為浮動。” 五代 和凝 《採桑子》詞:“叢頭鞋子紅編細,裙窣金絲。”
(2).樂器的金屬弦。 南朝 梁元帝 《和彈箏人》:“瓊柱動金絲,奏聲發 趙 曲。” 唐 權德輿 《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六韻》:“金絲響仙樂,劍舃 羅宗公 。”
(3).借指弦樂器。 宋 柳永 《玉樓春》詞之三:“金絲玉管咽春空,蠟炬蘭燈燒曉色。”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先生聞樂,喜金絲乎?喜瓦缶乎?”
(4).借指《樂經》。 清 魏源 《題嘉禾馮廣文登府陔園圖》詩:“ 毛公 世禮樂,尚缺《陔》《華》詞,何況 齊 魯 韓 , 孔 壁亡金絲。”
(5).比喻柳樹的垂條。 唐 李紳 《柳》詩之二:“千條垂柳拂金絲,日暖牽風葉學眉。” 唐 李山甫 《柳》詩之一:“春來不忍登樓望,萬架金絲著地嬌。”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6).比喻飛濺之泉水。 宋 曾鞏 《金線泉》詩:“玉甃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 金 元好問 《歷下亭懷古分韻得南字》:“金絲弄曉光,玉玦響空嵌。”
(7).喻指菸草。 清 林則徐 《高陽台·和嶰筠前輩韻》詞:“玉粟收餘,金絲種後,蕃航別有蠻煙。”
回響
指其如迴響的應聲
回響你的要求
聖道
(1).聖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 漢 揚雄 《法言·問明》:“甚矣,聖道無益於庸也。”《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始自 秦 世,不師聖道,私以御職,姦以待下。” 唐 韓愈 《請復國子監生徒狀》:“今聖道大明,儒風復振,恐須革正,以贊鴻猷。”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見聖道之全者惟 顏子 。”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時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經有了‘ 大成至聖文宣王 ’這一個闊得可怕的頭銜,不消說,正是聖道支配了全國的時代。”
(2).佛教謂出離生死煩惱之道。即“四聖諦”與“八正道”的合稱。《成實論·四無畏品》:“謂修聖道不能盡結,既不盡結,何能離苦?” 唐 道綽 《安樂集》卷上:“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聖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浄土。” 宋 陸游 《自警》詩:“聖道功殊淺,塵緣習未除。”參見“ 八正道 ”。
廣大
(1) 寬闊而弘大
廣大地區
(2)
(3) (範圍、規模)巨大
掀起廣大的技術革新熱潮
(4) 範圍很寬的
廣大農村
(5) 數目很多的
廣大知識分子
神奇
非常奇妙的
拿著這張神奇的紙就可以和我一樣通行無阻
這一切初聽起來過於神奇怪誕,卻正反映了人民對屈原的無限懷念之情。——《長江三峽》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楊。—— 唐· 杜甫《壯遊》
(2) 溫文爾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西遊記》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金絲堂用前題韻原文_金絲堂用前題韻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