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崖口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入崖口原文

崖口隔年入,獵場間歲移。

依然九曲瀉,越好萬峰披。

小試平原騎,無殊大獮規。

行營遙在望,蔽野列旌旗。

詩詞問答

問:入崖口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入崖口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入崖口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四

2. 去聲

參考注釋

崖口

山崖間的豁口;谷口。 唐 岑參 《題華嚴寺瓌公禪房》詩:“朝從老僧飯,昨日崖口宿。” 唐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詩:“淹泊俱崖口,東西異石根。”

獵場

特指狩獵區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九曲

(1).迂迴曲折。 漢 王褒 《九懷·危俊》:“徑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牽牛。” 唐 盧綸 《送郭判官赴振武》詩:“ 黃河 九曲流,繚繞古邊州。”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三重銀戶,入九曲之摩尼。”摩尼,梵語“寶珠”的譯名。

(2).指 黃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稱。 唐 黃滔 《融結為河嶽賦》:“ 三門 九曲,競呈昇沒之源; 太華 維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齊己 《瀟湘二十韻》:“對茲傷九曲,含濁出 崑崙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風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九曲天險,只用蓮舟蕩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 元 薩都剌 《武夷館方池》詩:“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聽潺湲。” 郁達夫 《詠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小試

(1).小加試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詞:“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負曝閒談》第十二回:“ 殷必佑 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聽了心癢難熬,想出去小試其技。” 吳玉章 《和朱總司令游南泥灣》詩:“事本在人為,經綸權小試。”

(2).舊時太學生、童生應貢舉及學政、府縣之考試。 宋 陳亮 《上孝宗第三書》:“去年一發其狂論於小試之間,滿學之士口語紛然,至騰謗以動朝路,數月而未已。” 明 丘濬 《大學衍義補·清入仕之路》:“《宋史》所謂繆種流傳,今日時文之弊,殆類此也。然此又不但科試為然,而提學憲臣之小試又有甚焉者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人存詩》:“ 鄒 君 春帆 ……工於帖括,屢困小試。”參見“ 小考 ”。

平原

廣闊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無殊

沒有特別之處

行營

出征時的軍營。亦指軍事長官的駐地辦事處;也作移營,指行軍

在望

(1) 指好事情即將到來

勝利在望

(2) 遠處的東西可以望見

山頭隱隱在望

蔽野

遮蓋原野。形容數量眾多。 漢 王充 《論衡·超奇》:“廬宅始成,桑麻纔有,居之歷歲,子孫相續,桃李杏梅,菴丘蔽野。”《宋書·謝靈運傳》:“澄流引源,桑麻蔽野,強富之實,昭然可知。”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旌旗蔽野,勢張甚。”

旌旗

旗幟

旌旗裂。——《資治通鑑·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鑑》

鐘鼓旌旗。——宋· 蘇軾《教戰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

詩詞推薦

入崖口原文_入崖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