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含容室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題含容室原文

斂足脫雙履,閒房倚瘦藤。

百川朝巨浸,一室納千燈。

至味寧分別,常光絕減增。

剎塵彰帝網,妙觀現層層。

詩詞問答

問:題含容室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題含容室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題含容室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蒸韻

參考注釋

斂足

斂步

閒房

無人居住的房屋

百川

江河湖澤的總稱。《詩·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晉 成公綏 《大河賦》:“覽百川之弘壯兮,莫尚美於 黃河 。” 唐 李白 《公無渡河》詩:“ 大禹 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宋 龔鼎臣 《東原錄》:“四瀆尊於百川,謂其發源而東,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巨浸

(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 鬲津 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唐 衛次公 《渭水貫都賦》:“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論孟子之書有巧妙處》:“吾謂此一章似 長江 巨浸,瀰漫無際,而渾浩迴轉,不可名狀。” 清 黃景仁 《望泗州舊城》詩:“ 泗 淮 合處流湯湯,作此巨浸如天長。”

(2).大水。指大海。 唐 許彬 《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詩:“不易識 蓬瀛 ,憑高望有程。盤根出巨浸,遠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呂相公並呈中丞諮目》:“﹝ 太湖 ﹞雖北壓 揚子江 而東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勢矣。” 孫中山 《建國方略·行易知難》第四章:“倘無羅經以定方向,則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顧無涯,誰敢冒險遠離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陸游 《讀夏書》詩:“巨浸稽天日沸騰,九州人死若丘陵。” 宋 葉適 《故知廣州薛公墓志銘》:“嗚呼!巨浸、大疫, * 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七·<授經圖>》:“此書舊無刊本, 大梁 水後, 西亭 藏書數萬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澤。《宋史·食貨志上一》:“ 太湖 者,數州之巨浸,而獨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勢有所不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蟾蜍》:“ 嘉慶 己卯八月, 河 決, 開封 蘭陽 一帶皆成巨浸。”

至味

最美好的滋味;最美味的食品。《呂氏春秋·本味》:“ 湯 得 伊尹 ,祓之於廟,爝以爟火,釁以犧猳。明日設朝而見之,説 湯 以至味。” 高誘 註:“為 湯 説美味。”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義法》:“雖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 明 方孝孺 《王溫子栗字說》:“飲食資乎水火,而飲食非水火也。鹹酸本乎鹽梅,而至味非鹽梅也。”

分別

(1) 各自;個別

對他們應該分別對待

(2) 分頭,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會長和秘書長分別接見了他

剎塵

佛教語。謂國土無量,猶如微塵,而每一塵中復有無量國土,重重無盡。《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清浄慈門剎塵數,共生 如來 一妙相。”

帝網

(1).《史記·殷本紀》:“ 湯 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 湯 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後因用以比喻帝王恩澤優渥,法令尚寬。《晉書·樂志上》:“張帝網,正皇綱;播仁風,流惠康。”

(2).佛教謂帝釋所居 忉利天宮 上懸有珠網,上綴寶珠無數,重重迭迭,交相輝映。後因以“帝網”比喻事物間互相錯綜複雜的聯繫和牽掣。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華嚴帝網重重現,康樂鈞天竊竊聽。” 梁啓超 《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夫既化其身以入書中矣,則當其讀此書時,此身已非吾有,截然去此界以入於彼界,所謂華嚴樓閣,帝網重重,一毛孔中,萬億蓮花,一彈指頃,百千浩劫,文字移人,至此而極。” 章炳麟 《無神論》:“萬物相支,喻如帝網,互相牽掣,動不自由。”

妙觀

謂精細觀察。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賦》:“超天路而高峙,階青雲以妙觀。” 晉 郭璞 《江賦》:“考川瀆而妙觀,實莫著於 江 河 。”

層層

(1).一層又一層。 唐 劉禹錫 《竹枝詞》:“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宋 梅堯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決決堰根水,層層湖上田。” 元 薛蘭英 薛惠英 《蘇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層層,靜夜分明見佛燈。” 清 邱象升 《清遠峽》詩:“客心愁入暮,高峽尚層層。”

(2).指逐層逐次。 唐 章碣 《對月》詩:“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人民日報》1982.3.31:“會議要求各地做到經費落實,組織落實,層層有人抓。”

詩詞推薦

題含容室原文_題含容室的賞析_古詩文